第五十九章、抛弃道理论(1 / 2)

第五十九章、抛弃道理论

那么,为什么要否定朱熹的道理论?因为朱熹的道理论仍然没有摆脱自然科学的束缚,仍然是沿着孔子的仁义道德论之路,走在自然科学的边境线上。

汉文化自形成文字概念一来,首先产生的就是《易》,早在夏朝就有《连山》易。据《周礼》记载“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易,二曰归藏,三曰周易。”东汉初桓谭《新论》也说“《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夏易烦而殷易简。《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连山》易内容比较复杂,从近些年的零星文献得到结论是《连山》易含有天文、地理、风水、政治、人文和宗教等内容,是夏朝的纲领性文书。《归藏》易内容比较简单,内容主要涉及天文、地理和农耕,是指导农业发展的一部文本。

而《周易》是周代综合《连山》易和《归藏》易而产生的易学。易学发展到《周易》已经比较完善,但是随着国家政治需求的强度不断加大,单一的预测文化已经相形见绌,无法满足政治需求了。于是《易》文化发展到周代已经逐步被王朝政权所摒弃,逐渐脱离它的政治作用,而成为一种普遍性的文化向民间流传。到春秋时期孔子出游河南十三年重新整合编纂伏羲易和文王易而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周易》。

说到底《周易》看似一部预测书籍,其实它是华夏民族日察风雨、夜观天象得到的自然科学的文化蓝本。在《易》文化中富含天文、地理、农耕、风水、政治、人文和宗教等内容,它即是预测之书,也是华夏文化的主要出处,所以它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它形成了孔子思想体系的主要部分。

孔子的仁义礼主要来源于此。所以说孔子的仁义道德论也是出自自然科学,而没有完全抛弃自然科学走出一条独立的路线,没有像古希腊文化一样发展到苏格拉底这里他们完全抛弃自然科学与神学而独立形成一门叫“爱·智慧”的学问。

所以说孔子的仁义道德没有摆脱自然科学的束缚,但是孔子的思想体系却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形成了一门不受神学束缚的纯唯物性的学问。正是由于这一点原因,太过物性化的孔子思想体系往往将社会发展引导至歧途,这也正是孔子思想体系被人诟病的地方。

为什么?因为人类本身就是高智能的动物,人虽然形成了社会、团体、国家,但人终究是生物体,是生物体就有生物体一惯性的精神和肉体需求。你强制将人的生物体一惯性的精神和肉体需求泯灭掉,并打上圣人的牌签,让人人皆成为仁义道德的标准化的人格,而又不给他们以心理需求,不给他们精神向往,这是不是太脱离实际了。

孔子思想体系的错误根源就在这里。孔子思想体系的主要来源是易文化的阴阳论,而易文化的阴阳论是华夏民族日察风雨、夜观天象得到的自然科学,是科学的一部分,而科学研究的是什么?科学研究的是实际的东西。

而文化的本质是什么?文化的本质是自然与人性的结合。自然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是科学领地。而人性是什么?人性是精神存在,富含太多的寄托,因此人性是虚拟和实际统一的东西,含有组成世界的精神和物质两大基本本原。

但是孔子的思想体系追随的是什么?孔子的思想体系追随的是阴阳论。而阴阳论又是什么?前面已经讲过,阴阳论是华夏民族日察风雨、夜观天象得到的自然科学的最终结论。

无论今天的科学态度是否认定“阴阳论”是不是科学结论,但是“阴阳论”在中国已经践行五千年而不死就足以证明它存在的价值意义。如果你说它不科学,可是很多被证明是科学的东西随着时代的发展都死了,消失在茫茫长夜之中,而“阴阳论”却贯通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始终不渝坚毅地了下来。难道它不科学?

你如果说它不科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