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理是圆的(4)格物致知(1 / 3)

第五十八章、理是圆的4格物致知

近期网络有段话流传广泛,这句话是这样说的“凡是科学的,皆可证伪;凡是哲学的,都能质疑。唯独神学不允许反对和辩驳。但凡是邪恶的学说理论,则根本不允许有任何反对和辩驳。不允许的原因,是经不起证伪和质疑。而一切不容置疑者,恰恰反证了其邪恶面目。”这句话以如柏拉图所言“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

这两句话其实正是《易》学“易变”原则、黑格尔逻辑学“合”原理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原则。

否定的辩证法就是否定一切,用科学的方法证伪,用哲学的方法质疑,用神学的方法探秘。因为事出有一必有二,有二必有三,有三必有“惧”,有“惧”必有“虑”,有“虑”必有“不安”,而“惧”是易之本原,“虑”是思维逻辑之根,而“不安”正是否定之否定规律之本。

是惧、虑和不安产生了易学“易变”原则、黑格尔逻辑学“合”原理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而惧、虑和不安才是事物或思维传承、发展、延续、递进和超越之根本。

没有惧、虑思考和不安现状,何来递进和超越?社会想要发展,依靠的是创新的思维,但创新思维就来自《易》学“易变”原则、黑格尔逻辑学“合”原理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思想之中。

这说明早在三千年前中国人就有客观逻辑辨证思维了,在《易经》中有完整的“易变”原则思维,只是后人在解析《易》学时各取所需,给埋没了。从这一点来说中国人的“爱·智慧”学要早于西方人多得多的时间段了,不能说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哲学概念。早在宋代及宋代之前中国人富含哲学精神,唐朝便是哲学精神最鼎盛的时代。只是当代人没有发掘罢了。

同时也说明古代中国在宋代及宋代之前是一个讲秩序,讲规矩,讲道德,讲礼仪、讲诚信,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崇尚仁义礼智信的社会。只是当时的中国过分强调仁义道德而忽略了法治建设而已。原因是汉文化没有摆脱和脱离阴阳文化的束缚,无法完全站上阳性、男权文化的台阶所至,无法摆脱和脱离阴阳文化的束缚必然就会出现母性、母权文化占据政治、人文、宗教意识形态,成就女性自我的社会氛围,形成女权大于男权的政治倾向,就会出现内宫权力大于朝廷权力的现象,导致朝廷与内宫争夺权利的权力争斗,进而引发社会动荡。

以如《礼记·大学》所言人是先天有知而后天在学,而普遍的学习方法是在于明确公示清晰的、公开的、神明的、智慧的、明示的、坦荡的、严肃的公共秩序和规矩,而要达成这一切的目标就在于亲近广众、普惠众亲,和睦人民。而普及知识的正确手段在于凡事有“止境”,需要有进有止,不能盲目扩大知识面,要有目标,有方向的传播知识,但是不又不能凡是利自己的便扩大宣传,凡是不利自己的就禁止学习。其实古人在两千年前就说,凡事有进有止,而“等待”才能凡事达成至善至美的最佳效果。

知道事有止境,而后才能有知道止境之后有稳定或决定,有稳定或决定而后才能安静或冷静,有安静或冷静而后才能安定或希望,有安定或希望而后才能思考或担忧,有思考或担忧而后有能所得或收获。所以说居安思危才是汉文化的上上之作,而居安思危又是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根本。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道了解凡事先后,就接近找到解决事情的方法和办法了。自古以来想要明确公示清晰的、公开的、神明的、智慧的、明示的、坦荡的、严肃的公共秩序和规矩于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