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理是圆的(3)据理力争(1 / 3)

第五十七章、理是圆的(3)据理力争

朱熹秉承周敦颐理论坚称“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天地之间,理一而已。既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天即理也”。这就从理论上定义了世界是二元结构,其“理”是源头,也就是世界的本源是“理一”。由“理一”化生阴阳,而促使阴阳交替运动的是气。于是他说“阴阳迭运者,气也。其理则所谓道。”这里又把理归于道,说明汉文化始终都是在阴、道、德、理、法之间徘徊,始终也没有脱离那个“具备孕育能力的女人”之牝器。

朱熹又说“若论本原,则有理然后有气。若论禀赋,则有是气而后理随而具”“气以成形,理亦赋焉。”“理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只此气凝聚处,理便在其中。”“理只是个净洁空阔底世界,无形迹。他却不会造作。气则能酝酿凝聚生物。”这是从物种起源上肯定理气并存,有理必有气,有气必生理,理不能造化万物,但理随气而成形,有理有具,有气生理,理可述陈,具理可以力争。理“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是圆的,可以据理力争。“理只是个净洁空阔底世界,无形迹”,如太极,可以随气自我化形,成为据。有理有据,据理力争才是朱熹坚称“天地之间,理一而已”的重要原因。这仍是宋代受外部侵略环境挤压内部文化发展变化的重要原因。

而其原因是“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这是形成理据的理由,来源于“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之说。最后朱熹总结道“气强理弱,理拗不转气。亦如气生形质,形质又强过了气,气又拗不转形质。”据强理弱,理拗不过据,理强据弱,据拗不过理,因为理有形质,可以辨证,可以反复和翻转。

因此理离不开据,据理不开理。“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有理必有气,有气必有理,才能生成真切实际的天地和万事万物。”“所谓理与气,此绝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沦,不可分开各在一处,然不害二物之各为一物也。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其理而已,未尝实有是物也。”

最后朱熹总结道“或问理在先,气在后。曰理与气本无先后之可言。但推上去时,却如理在先,气在后相似。或问必有是理然后有是气,如何?曰此本无先后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从来,则须说先有是理。或问先有理后有气之说。曰不消如此说;而今知得他合下是先有理后有气邪?后有理先有气邪?皆不可得而推究。然以意度之,则疑此气是依傍这理行。及此气之聚,则理亦在焉。盖气则能凝结造作,理却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

理据无先后,但理必一也。“要之,也先有理。只不可说是今日有是理,明日却有是气,也须有先后。且如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即便山河大地都陷了,还有理在,你即便把南宋灭亡了,还有理在。其实朱熹这是说给侵略者听的,这句话今天仍有用。

“以本体言之,则有是理然后有是气。”从本质上讲,先有理后有据。但“理未尝离乎气。然理形而上者,气形而下者。自形而上下言,岂无先后?”但是理离不开据,理是形式、概念、范畴,是意识形态,而据是实际、实体、具体的事和物。

“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不成元无此理,直待有君臣父子,却旋将道理入在里面。”没有出现事和物就已经先有理在了。这句话其实很反动,是对世界本原的颠覆,理在人不在,理在法不在,理是世界的本原,其实是颠倒黑白的重大理由,是据理力争混淆视听的根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