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论理性之二(2 / 2)

为柔,“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的刚上柔下文化。但终因《易经》文化是研究变化的文化,当“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天下之至顺了。

也就是说当地、坤、女、柔、顺占据上风时,天下大势力和中势力都去上下呼应阴性文化了,天、乾、男、刚、健也只有顺从之了。所以你看在古代中国,内宫非常强大,千百年来女性的柔顺势力始终占据王朝上风,不要看古代中国是男性社会,这只是表象,其实古代中国无论是政治文明还是社会文明上都是阴性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文明。文化表现,理性实质,思维发展都是在阴性文化的主导发展前进的文明,几十个朝代无一不是如此。原因还是《易经》的缘故,女性的柔顺文化始终占据文化主流,即便是当今,女坤文化仍然盛行,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尊重女性的文明社会。

《易传·彖》说“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这句话是说“同人”,大同社会,人人同等共存的社会,“柔得位得中”,阴性文化占在重要位置且占据中间位置,“而应乎乾”,但是阴性文化必须是呼应阳性文化的位置。“曰同人”,这样才是大同社会,人人同等共存的社会。

“同人曰?乾行也”,大同社会,同等共存的社会是什么样子?乾行也,阳性文化主导文明发展,向前行。“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社会文化以刚以健方向向前发展,因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而社会文明以柔顺阴性文化居中正而呼应之,以此人的理性达到德才兼备,达济天下之目的。

“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唯有理性达到德才兼备,达济天下,人才能在完成直观思维、主观思维、预判思维、客观思维、辩证思维、完成思维等多段思维之后,得到的答案、方案、方法等等有利于操作性的有效执行能力,才能完成天下大同,人人同等共存,人人平等之志愿。

这也是理性进入顺于六,六六大顺阶段之保障。“容止可观,进退可度。”是六事有顺之境地。这里是乐观主义者的世界,阴性文化占主导地位。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