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易经》对古代中国人文思想的影响(2 / 3)

中国王朝,从来就没有王权反哺民生的人文意识,有的只有“上下为仁”,下级敬畏上级,孝敬上级,上级压榨下级的阶级等级观念。

而西方文明自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之后,西方人研究和追求的全都是人的生存和生活,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死亡、从有到无、从存在到不存在所经历的波折坎坷、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全部过程,从中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化解危机,迎接挑战,最大程度完美地走完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过程。

所以你会看到持“爱·智慧”文化的人解决的都是人们日常遇到的民生上的普遍的小的问题,没有什么大统筹,大计划,大保障等等大的虚空性的东西,非常实际,并且均衡性非常强,不搞特殊,不设特权设置,平均到每一个人。

所以西方人认为“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有从他们‘造物主’那边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认为人权来源于自然法理,是天赋的、不可转让、不可剥夺的,是实际上存在的权利。也就是说在国家意下,人仍然是自由和平等的。人的生命权、自由追求幸福与财产的意志是人的固有品质,也是人固有的权利。

然而东方文化自古就没有这些认识,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中国有《易经》。因为《易经》中没有这些文明概念。

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已经消失三个,唯独中国夏华文明屹立上下五千年而不倒。为什么?

因为古代中原人有一部《易经》。因为《易经》的本源理论是阴阳论,而阴阳论从本质上讲,“阴阳论”从自然法理上肯定了物种起源于“阴”的重要性和决定性。从物种起源上讲,物种起源于“阴”。通俗说就是先有母鸡后才有蛋,没有母鸡何来蛋?!这也符合当代科学的科研论证。所以《易经》从本源上流淌着母系、母权、阴性文化的原血,是人类根源文化的。夏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年不死,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孔子在二千年前的文化横亘断层期间,没有抛掉母系、母权、阴性文化的原血,将中原文化引入父系、父权、阳性文化的时代,进入父权文明之中。而保留了母系、母权、阴性文化被动、含蓄、温顺、娇柔、矜持,等等母性精神,延续了母性文化凡事讲隐忍,讲和谐,讲宽容,讲隐藏实力,讲隐忍到无法隐忍的时候再发力等等对怼、对抗的,被动隐忍·精神。所以你会看到东方人会用母亲般的温暖来体恤儿女,体恤民众。而这一切文化内涵又都来自《易经》文化。

而西方文明在二千年前的文化横亘断层期,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坚定的抛弃了母系、母权、阴性文化的原血,将西方文明引领到阳性文化和父性精神上去了。从此,西方人沿着阳性文化和父性精神前行,而阳性文化和父性精神讲勇敢、刚毅、直率、责任、担当,讲尊严和权威、讲民粹、讲民主、讲进攻、讲掠夺、讲野蛮、占有和侵害,讲契约精神、讲狼性精神。所以你会看到西方人会用父亲般的温暖来关爱儿女,关心民生。

而阴性文化讲羊性精神,讲承纳来自阳性、父性的攻击,以及用羞涩掩盖自己的内心活动,讲隐忍、讲含蓄、讲和谐、讲包容、讲公平、讲中庸、讲上善若水,讲厚德载物,讲“天下为仁”,讲“和而不同、兼容并蓄”,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讲“天人感应,人人为公”,讲“天下大同”。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讲母亲般的温暖来体恤儿女,体恤民众,没有男人责任担当和契约精神,自然就没有反哺民众的思想意识。

《易经》的本质在于“阴”。简明说就是没有女人就没有人类,没有女人就不成世界,女人才是人类现实存在的本源!所以人类文明就应该从“阴”开始。但事实上在二千年前,人类文明已经从母系、母权、阴性文化走入到父系、父权、阳性文化时代了。人文、宗教、政治出现了横亘断层似的发展界面,西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