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中医学是哲学也是科学(1 / 3)

第四十五章、中医学是哲学也是科学,但儒学不是哲学也不是神学

抛开黑格尔绝对理念三个阶段的理论不说,我们回到《易》文化关于事物发展四阶段上来。在阴阳五行文化中,事物从寅卯辰会木阶段发生,到巳午未会火阶段成长,到申酉戌会金阶段结果,到亥子丑会水阶段收藏,这是一个有规律有规则的生长循环过程。这要比黑格尔绝对理念三个阶段来得科学。并且在这四阶段中,每一阶段都是三种元素在互为作用下构成一个整体概念,或一个整体范畴,或一个整体形式。

在寅卯辰会木阶段,寅卯是各自独立的阴阳个体,寅是阳体,卯是阴体,两者是阴阳互生的兄妹关系,但它们又共同生长在辰土中,树木无土无法生根,寅卯木皆生长在辰土中,才能茁壮成长。寅卯辰会木就是阳主体和副主体与载体的和谐统一。代表辰土是载体,是寅阳主体和卯阴主体的载被之地。也是东南是万物出生之地,西北是万物消没之地的意思,古人说此天之大机也。

在巳午未会火阶段,巳午是各自独立的阴阳个体,巳是阳体,午是阴体,两者是阴阳互生的兄妹关系,但它们又共同成长在未土上,阳光和火要在未土发光发热,巳午未会火就是阳主体和阴主体与载体的和谐统一。代表未土是载体,是巳阳主体和午阴主体的载被之地。在巳午未会火阶段事物或思维发展是最鼎盛的时期,阳光充足,雨水丰沛,万物茁壮成长。

在申酉戌会金阶段,戌土是申酉的载体,万物硕果累累,正待收藏。到亥子丑会水阶段,天寒地冻,万物归藏,时间草木消没,藏于丑土之中,开始孕育新的生命。

依据阴阳五行逻辑,对比绝对理念三个阶段的理论关于精神阶段的理念是不是太多,太过复杂,是不是不合逻辑呢?对于一个将要消没的精神,无论是具体的外在形式,还是抽象的内在本质都是将要消没的状态,即便达到形式的统一,又有何意义呢?

暂且撇开黑格尔复杂的绝对理念论不说,回过头说哲学。哲学是什么?罗素说哲学的研究方向介乎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神学研究虚无,神学是把世界上迄今为止认知虚无的,仍不能确切肯定的事物给唯神化后,渲染给世知们听的学问。而哲学研究世界上看似无却是有的,迄今为止仍不能确切肯定的事物,并把这些“无+”的无法肯定的事物,用思维逻辑方法辨证化之后,操纵理性手段,普及到普遍性(普众)之中,而非用必然性(特权)权威手段施加给普众。并且哲学又像科学一样研究实实在在的事物,像科学一样扎根是在普遍性(普众)之中,并不受必然性(特权)左右。

所以哲学以如科学一样来自普遍性(普众)并应用在普遍性(普众)之中,是普众切切实实可以体会到并应用到生活中的学问。

哲学的基调很普众,来自普众,用之普众,不受特权左右,是完全平民化的学问。但是这么好的东西到了黑格尔之流手中就变味了,传播到世界,很快便被特权们操纵在手中,成为形而上,成了专一维护特权们享用的工具。丢掉了哲学的普众基调,不再是诉之于普众而是诉之于权威了。形成权威发布才是真,普众诉之必是虚的扭曲的理性。所以现在很多人感叹哲学已死,其实哲学并没有死,死就死在哲学现在不再为平民呐喊,不再为普众为民争取话语权了。

但是终有一样得到了普及,那就是科学。科学研究真实,不会与政治权力发生矛盾。科学研究实实在在的东西,并且能够普及到大众之中。科学否定一切虚无与“无+”的东西。这样一来儒学就靠近了科学,成为介于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学问,因为儒学也否定一切虚无与“无+”的东西,这样儒学又一次战胜了世界上的任何一门学问,成为必然性(特权)持有的学问,孔庙并因此再一次香火旺盛起来。

但是对于普遍性(普众)来,寻找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