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论理性之六,精神决定思维(2 / 3)

和臣权集中使用阶段,权力出现分化,上层建筑出现王权与臣权分制,也就是秦始皇创立的丞相制,皇帝与丞相分权合制国家。在合于二阶段,思维处于直观思维和反向思维阶段,思维从简单发展到反复阶段,出现反思思潮。也就是孔子说的“克己复礼”阶段。此时思维产生生死概念,而生死仍然掌握在公权力手中,权力出现二八分配,公权开始摊薄,私权开始产生生死概念,下层民众的有效权力只有二,只有生死之二。在这一时期公权仍然至高无上,私权形若粪土。理性处于阴性母系文化为主导之下,隐忍、和谐、宽容、对抗、反复、被动挨揍充斥着整个封建制发展时期,文明出现阴阳天地、黑白世界。此时权力出现集中统一的声音,理性也追随思维把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

在分于三阶段,三七相加得十。思维发展进入主观思维、客观思维、辩证思维阶段,生物体在意志、意念、精神领域出现分裂,思维出现进步,客观思维和辩证思维的产生,分化了权力概念。权力是区别敌我,与争夺敌我利益的理性,是受思维支配执行争夺和分配利益的有效执行能力。而思维的进步有效地瓦解了权力在成于一、合于二阶段的绝对权威,权力在进一步摊薄。在分于三阶段,权力是三权分立阶段,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种公权力分别由不同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公权力,又相互制约制衡各自独立行使的公权力。理性在分于三阶段是阳性父系文化主导的执行力,虽然理性仍然处于恐惧、野蛮、占有、矛盾、战争和侵害状态,但理性已经追随思维向勇敢、刚毅、责任、担当,民主和契约精神进发,并拥有这些阳性精神,让文明向前迈进一大步。

在立于四阶段,四六相加得十。思维发展进入直观思维、反向思维、预判思维、辩证思维阶段。在立于四阶段思维不赞同客观思维存在,不认同客性第三方立场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对在分于三阶段思维出现的恐惧、野蛮、占有、矛盾、战争和侵害持否定态度,而对隐忍、和谐、宽容则大加赞赏。因为在立于四阶段,思维是返程到合于二阶段的思维,意志、意念、精神皆处于向二返程的运动中,所以反向思维、预判思维在这一时期最活跃。而反向思维、预判思维是最不赞成公权力被分立使用的。对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种公权力各自独立行使在立于四阶段是不被认可的。此时权力再一次出现集中统一的声音,理性也追随思维把权力集中到公权力手中。世界出现大一统的浪潮,也就是说世界大同只会产生在阴文化之中,阳文化永远也不会产生统一天下之心。因为阳文化是分立文化,“分、夺、侵”是阳文化的核心。如英国,英国文化是最彰显分立文化的文化,十九世纪英国强大到可以占领全世界,但是他们始终也没有建立起一个统一的集权的大帝国,时至今日连他们山水相连的苏格兰都想分裂出去。所以理性也会随思维发展走分合之路。不过在立于四阶段,权力进一步摊薄,上层建筑出现分化,以轨道式管理的二元结构出现分裂,形成往复式的来回监督机制。总统权和总理权二元结构出现分化,出现总统权加监督权和总理权加法治权四权并存的政治体系,权力出现复式集中,公权和私权出现四六分成,私权在强化,公权在摊薄,社会在进步,文明在递进,统一出现曙光。

在结于五阶段,五五自加得十。思维发展进入主观思维、反向思维、预判思维、客观思维、辩证思维阶段,思维经历五五自加的发展进程。在结于五阶段思维是阴阳互衡的阶段,公权和私权是相互制约制衡的阶段,上层建筑出现五权分立状态,在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基础上出现了监督权和总统权。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统筹兼顾的声音,虽然分于三阶段恐惧、野蛮、占有、矛盾、战争和侵害等等思维现象仍在,但合于二阶段的隐忍、和谐、宽容也加入到结于五阶段,并且隐忍、和谐、宽容思维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