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1 / 2)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书海阁全拼找到回家的路!

殷姮回到宫殿后,静坐良久。

哪怕同样是聪明人,由于出身和经历的不同,看重的事情,也有所差异。

卫沂之世家出身,自然而然地会去关注那些被强制迁徙过来,坐吃山空,迅速破败的昔日贵胄。

李雁一路走来,饱受挫折,最能明白出身寒微,以色侍人之苦。

若要问殷姮的情感偏向,她当然更怜悯后者多一些。

前者再惨,无外乎当人姬妾;后者若是运气不好,寻不到愿意收留她们的人,往往会沦为娼妓,用身体换每日的饭钱,直到死亡的那一天。

殷姮想了很久,才将阿布喊来,问“王宫之中,较为冷清的宫室,清扫之类的活计,由谁来做?”

话一出口,她就觉得这种问话方式不大对,立刻改口“我是说,宫中年纪略大的人,现在何处?”

两句话看似差了十万八千里,阿布却知晓,殷姮这是在问,若是宫人和寺人年纪大了,做不动了,宫中会不会养?

阿布欲言又止。

殷姮懂了。

怜惜老人?不存在的。

若你有权有势,哪怕七老八十,也奴仆环绕;若是无权无势,哪怕是王孙宫嫔,也要自己动手干活。

知道这一现状后,殷姮决定调整计划。

王都的纺织工厂是以十万女工的规模来做规划的,虽然初期可能招不了那么多人,但配套的一切都要跟上。

在这个人力至上的时代,为了让整个工厂机器运转下去,十万人的工厂,相应的厨房、宿舍、仓管、文书、运输等,人数至少也有两三万。

殷姮本来觉得这不是什么难事,就算天底下哪里都缺人,王宫也不会缺。

她原本打算抽调大批宫奴过来,只要勤勤恳恳干活,不光发工资,还能恢复自由身,中天台就是这么个操作模式,效果极好。

但现在看来,原定的计划要调整。

最开始的一批工作人员,当然必须从王宫抽,以厘定秩序。但后续的工作人员,最好能面向社会招聘。

问题在于,“国企招人”四个字,总让殷姮提心吊胆,觉得里头会衍生出无数贪腐和是非出来。

尤其现在这种社会环境下,这已经不是铁饭碗了,女人若是能出去工作,多一份工资,还有伙食,或许就能多养活两三个人。

想也知道,这种工作,百姓肯定挤破头都想来,为此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殷姮可不希望好好一桩事搞得乌烟瘴气,但她也知道,一定有很多黑了心肠的人会借此榨空百姓的家产,搞出人命。

所以,负责招工的人选,必须慎之又慎。

若是第一座纺织工厂的头没开好,以后的事情,也就无从谈起。

问题在于,殷姮不可能一一过目,她接下来几年都要在东南和西南沿海作战,根本忙不过来。

而她信任的人,尤其是女子,基本上都会和她同去,没一个能留在王都。

殷姮想了一个晚上,还是决定向殷长赢借人。

第二天一早,她照旧和殷长赢一起用膳的时候,落落大方地问“大兄麾下能人众多,可有不贪图钱财,不沉迷女色,却又手段出众,能够担起纺织工厂招工之责的能人?”

“哦?”

知晓这就是让自己说清楚前因后果的意思,殷姮笑了一下“工厂的女工,自然是向民间招募。但采买、计数等活计,自然还是要找伶俐一点的。”

“我原先想着,宫中奴仆众多,哪怕借走几千,也不算什么。可仔细想想,一是几千人怕是不够,二是接下来几年,宫中要进众多新人,若是我借走太多宫人和寺人们,怕是一时半会人手衔接不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