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奢侈的消费(2 / 3)

有了负质量,就能扭曲时空形状,从而允许在极其遥远的位置之间的运输。

拥有负质量的东西(包括物体和空间)的行为极为怪异,可以使引力场不复存在或者不会对物体或空间造成影响。虽然我们都没见过拥有负质量的东西,但量子力学允许这样的东西存在。理论物理学界对负质量是否可用于太空旅行一直存有争议,原因是扭曲时空所需要的能量大得实在令人难以置信,远远超过从一颗恒星上所能得到的能量。

如果能够捕捉到足够的能量,就能扭曲一块时空区域,创造“曲速泡”或称“时空泡”。这个“泡泡”的大小只容得下一艘星际飞船。“泡泡”前方的时空将被压缩,背后的时空将膨胀,由此推进飞船前进。可是,能量从哪里来?能量又怎样产生?

科学家过去估计,创造一个“曲速泡”所需的能量,相当于一个星系的质量(爱因斯坦向我们证明了质量和能量可以互换,而质量和能量都能塑造时空)。现在,科学家相信,也许木星的质量就足够了。但即便这样,我们也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请注意哪怕最大的氢弹,也只能把几千克的物质转变为能量。在“曲速泡”的规模上扭曲时空并非21世纪的科学技术所能做到的,甚至就连进行这方面的实际试验都很遥远——这个理念至今仍停留于理论。至少从目前来看,像《星际迷航》中那样的由双锂晶体驱动的曲速引擎仍然停留在电影道具阶段。射速能量帆

早在1610年,在注意到彗星尾巴被吹离太阳方向之后,德国科学家开普勒就提出了用帆推动飞船的设想。今天,真的有了由太阳帆驱动的飞行器,例如由太阳辐射加速的星际风筝飞行器。不过,使用这样的飞行器,哪怕就是到达距离地球最近的非太阳恒星,也要花几千年时间。有可能真正实现星际飞行的是一种21世纪的飞船,即射速能量帆,简称帆飞船。这一理念就是利用电磁波传输能量穿越太空的能力,在超远距离产生力量。射束的来源——投射器再加一部天线,把强力激光或微波投射到一面超大帆上。帆发射激光束或微波束,获得动量“推动”飞船。这样的飞船出现在好莱坞科幻大片《星球大战》的第二集中。投射器的样子颇像人造卫星的接收天线碟,只不过要大很多很多倍。

帆飞船最昂贵的部分是投射器。它将利用开采自月球或小行星的材料在太空中建造,定位在靠近太阳的地方,以强烈的太阳能为动力源。射束能量的最大优势就是把沉重的投射器丢在后面,而光帆携带着乘员和荷载被驱离到很远的地方。接着,投射器可重新用于未来的任务。就像19世纪的铁路,一旦铺就铁轨,列车本身的费用就小多了。帆飞船的物理学原理已被证明,但如何建造超巨型的投射器和太空帆是大问题。投射器的宽度可能达数千米,太空帆的长度可能达几百千米。经济学研究表明它们效率太低而费用极大,但科学家仍在探寻射速能量帆是否有朝一日可能适用。步骤二深空导航

选择路线并不难,难在寻找参考位置和克服星际风险。目标恒星已经选定,但浩瀚太空,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飞船在什么位置呢?为了确定星际飞船的位置,可以利用三角测量法来测定飞船与已知的几颗恒星之间的角度,或者定位多颗脉冲星。脉冲星是旋转的中子星,它们以短到几千分之一秒的时间间隔发出规则的强烈微波脉冲。星际飞船的速度可通过计量脉冲频率来确定。随着飞船移动,飞船速度将需要运用多普勒频移来进行调整。还有,星球之间的空间并不空旷,星际尘埃也是个大问题。虽然单粒尘埃的直径可能只有几百万分之一米,但一艘穿行距离为10光年的星际飞船的每平方毫米面积得忍受1000次撞击。在前往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的旅途中,飞船将缓慢却又持续地遭遇星际尘埃的撞击(或称侵蚀),船体将被撞破。避免这种侵蚀的一种途径,是在飞船前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