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金榜题名(2 / 3)

晚春,园子里能吃的菜不多。大多是刚刚移栽的,诸如辣椒、茄子、角、黄瓜之类的幼苗。

倒是沿围墙的一圈,年前种下的蔷薇都开了花,粉白、粉红、深红,一团团一簇簇,铺了满墙,当真花香馥郁,美不盛收。

祖孙俩到的时候,先她们一步来林氏和陆氏正在锄草,已经锄完一块地了。

一连几天的阴雨,草长的比菜都高。

老胡氏抱来一捆丈高的细青竹,一棵黄瓜秧插一根,四根为一架,在青竹顶端用破布条子捆起来。

蒋禹清自告奋勇要帮忙,奈何胳膊短腿的忙活了半天,忙没帮上尽帮倒忙了。

被长辈们笑话了一通,团子有心伤地暂时放弃了这项艰巨的任务。想起今天来后院的目的。

前几日,她自医院二楼的杂物房中无意中翻出一麻袋生红薯来。

也不知是医院哪个病患家属送来的,亦或者是清洁工阿姨自老家拿来的也不定。

总之现在是便宜她了。

据她这些时日的了解,这个架空的大夏朝,现有的粮食产量都极低。

上好的良田,精心侍候,一亩田一年下来也不过得个二三百斤谷子。

再交了粮税,剩下的换成粗粮,一家人勉强混个温饱。

这还得是风调雨顺的年景,若是不幸遇到荒年,饿死人卖儿卖女也是常有的事。

红薯又名番薯,北方一些地方也叫地瓜,西南一些地区还有叫红芍的。

这东西,在华夏的历史上,曾经扮演了无比重要的角色。

因其高产的特性,活人无数。直至她身死的时候,仍然是华夏重要的粮食种类之一。

上辈子,养育她长大的福利院,后院的那片地里,院长妈妈带着孩子们每年都会种上一块。

因而,每到收获日子,都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

如果能在这个世界把它推广开来,也不枉她重活一朝。

她寻了块尚未来得及种东西的土地,将那袋子番薯倒出来。冲着陆氏大声喊:“娘,种、薯薯。”

陆氏着空地上凭空出现的,这堆或大或或长条或团状的红色果实,便知道约摸又是女儿从“仙界”倒腾出来的。

遂好奇的拿起一个问女儿:“乖宝,这是什么?”

“红薯。薯薯,种、结多多。肚肚,不饿!”过了周岁后,她口齿更清晰了些。

当然现阶段最长也仅限三个字而已,再多舌头就打结了。

“乖宝,你的意思是这个叫红薯的东西,会结很多果实对吗?”

“嗯嗯,结多多,很多!”她怕大人们不相信,还伸手比了个大大的圆:“这么多!甜!”

长辈们都被她的可举动逗笑了。

陆氏亲了亲宝贝女儿红润的脸蛋,宠溺道:“好,种薯薯,给我们乖宝吃。”

即是宝贝女儿从“仙界”拿出来的,肯定不会有错。种就是是了。

妯娌两个快速的整了厢地,将红薯按蒋禹清教的方法种了下去。

这些红薯起来多,也不过只种了半厢地而已。

不过也不打紧。待长出苗来,剪了藤蔓插扦就能活。

这东西健,不挑地,搁哪都能种。

只要稍加管理,一亩地随便产个四五千斤不成问题。

在华夏,亩产七八千斤那是常态,个别管理的好的,上万斤也不是没有。

种好红薯,老胡氏的黄瓜架子也搭了个七七八八。正忙着,忽而听到一阵唢呐和锣鼓声由远而近,几个女人对视一眼,丢下家什就往前院跑。

的一只奶团子,头上顶着几根青草叶,手里还抓着一只肥嘟嘟的菜青虫,孤零零的站在菜地里。

对着远去的娘亲奶奶和伯娘,陷入深深地怀疑和自我怀疑中。

你们是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