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老杜的麻烦,老赵的新计划(3 / 4)

间,老杜心脏都暂停了一下。

南美其他国家也就算了,离美利坚很远,哪怕失去了,对美利坚影响其实也很小,毕竟这些小地盘内部资本容纳量有限,而且也距离美利坚很远很远,但摩西哥。

这里地盘足够大,近两百万平凡公里土地,人口足够多,数千万人口,而且大范围和美利坚接壤,以及和美利坚有仇恨。

老杜眉头深深的皱起。

美利坚应该予以反制,但他左思右想,居然想不出什么有效的手段。

·····

三月二十五日。

天晴。

“苍云岭开发计划?”

看着手里张大彪等人书写的计划报告,赵刚陷入沉思。

这份报告,让他心里想起了一些其他的东西。

经历了这么久的发展和建设,根据地已经大变样。

一条条公路、铁路延伸开来,横贯南北,连接东西,将整个国度沟通起来。

与此同时,周边的车站、加油站、修理站、服务站也同步建设起来,开放个人经营的试点完成后,也开始扩大,如今,人们可以乘坐汽车和火车,轻松的抵达国度的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乡村。

还有一座座引进现代化管理的集约农场铺展开来,一座座先进技术和管理体系的工厂拔地而起。

但短短几年的时间,对这个国度依旧太短了。

虽然海量的劳动力进入建设大队,还有一部分被吸纳到根据地农场,以及各种工厂,企业招募工人、但在这片大地上,依旧有一多半的人纯务农,依靠一亩三分地而活。

(涂)改后,这些土地属于他们自己。

总公司出品的优质种子,廉价的化肥,以及电波、电影日夜多方宣传的新式种植技术,行走到每一个乡村的农业技术小组,让这些老百姓靠着一亩三分地,温饱不成问题,

而且,也仅仅是勉强温饱而已,吃饱没问题,甚至能吃点肉,但其他的,就完全不行了。

因为廉价的粮食,农业其实完全不赚钱。

虽然有根据地保价收购,但小农受限于作业效率,山村土地贫瘠,水利条件差,受到环境影响大,以及运输成本,能赚钱的,也只有大规模的、使用机械化种植的农场。

还有,因为实在太过偏僻,依旧有很多偏远的乡村没有通公路,目前还温饱都成问题,这个数量还不少。

在连绵大山中修建公路,哪怕建设大队不计成本,大规模使用工程机械和炸药,每天能修的依旧有限,预计还需要十几年,才能完成沟通每一个乡村的任务。尤其是高原地带,大山深处的村落,怕是要二十几年之久。

总不能让那些偏远山村的人们等十几年二十几年吧。

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他。

平均富裕已经被证明不可能,经过实际证明,均分会养成一大批闲人懒汉,造成不良的风气,社会需要有效的竞争,

但,共同富裕是可能的。

不是直接给钱给物资,这不现实,而是给所有人都能够富裕的机会和条件,剩下的,就看他们自己。

张大彪的计划书给了他一个启发。

哪怕建设大队把公路延伸到每一个偏远山村,哪怕帮助山村的人们修建好水利设施,进一步开荒,也无法改善多少他们的生活条件,哪怕通公路了,依旧是交通不便。

山村的人们,种植的新鲜蔬菜,高价值农作物,养殖的猪牛羊等,因为运输成本,也没有竞争力。

分散的人群,也无法形成集合效应,

也就不可能通高速公路,通铁路,甚至建设机场,这可不是物资充足能解决的问题,必须有一定的规模,不然哪怕建设好了,也只是摆设。

但他完全可以在大山深处,直接建设一个大村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