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侠骨柔情,王允轶事(2 / 3)

陈勇看着贾琏说道:“看来司徒王允应该是个清官,只是如果他一直如此清正廉明,又如何得到董卓的青睐的?吾甚是不解……”

贾琏说道:“主上,吾既然有意加入您的阵营,还特意对这些大汉官员做过一些了解。这司徒王允,正好是吾花钱请人打探过消息之人,他的生平是这样的……

王允字子师,王家乃是山西的名门望族,世代担任州郡的重要官职,在当地影响很大,威望颇高。王允天资聪颖,独具慧质,深受上辈们的喜爱和赏识。在他们的影响和熏陶下,王允自小意气非凡,立志长大后不仅要继承和发扬父辈的传统,而且还要心忧国家,有益于天下。

为了实现这一志向和目标,王允时时刻刻注意自身素质的修养。虽出生豪门世族,但他并不迷恋奢侈的生活和舒适的享受,而是充分利用家族的优越环境,饱读诗书和广阅经传。少年时期,王允就已经成为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才子,远近文人学士都对他刮目相看。

习文章、阅经典之余,王允还坚持习武强身。他崇慕的乃是大汉的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威武将帅,同时也佩服他们誓死卫国的勇气。认真不懈的文修武练不过数年,王允便出落为一名文韬武略无不精通的全才也。

王允被推举为郡吏,任职不久,便遇上一件极其复杂棘手的事情:山西晋阳地区有一名叫赵津的小黄门,依仗自己的主子是朝廷当权宦官,便在当地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百姓慑于赵津的淫威,敢怒而不敢言。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王允得知这一情况后,气愤地对手下衙吏们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此为非作歹,贪赃枉法,格杀勿论!’

随即下令逮捕赵津,并立即将其押解于东市,当场斩首示众,以慰民心。晋阳百姓见他们深恶痛绝的祸害已除,个个拍手叫好,称赞他是为民作主,不畏强暴的好父母官。王允赢得百姓的称赞和拥护,由衷地感到高兴,更坚定了其秉公为官的信心。”

陈勇说道:“看到身为山西王家的王允王子师,自小学富五车,忧国忧民,便是位敢为天下先的英雄豪侠也!只是不知在这东汉末年,他这等满腔热血的正义之士,又能够走多远呢?”

贾琏继续讲道:“与王允同郡中有一个名叫路佛的寒门人士,太守王球所喜,要给其补个官职。可是王允却认为路佛‘少无名行’而反对。王球恼羞成怒,便把王允给捉拿起来,投入狱中。并州刺史邓盛听说此事便召王允为别驾从事,而王允由是知名,而路佛却以之废弃……”

陈勇叹息道:“世家子弟不愿意与寒门人士为伍,才会造就当今天下寒门之子哪怕才情再高,想要出人头地也是报国无门啊!对于王允这样的世家子弟认为他是在伸张正义,你一个素无德行之人又如何与吾为伍?素不知如若没有家族撑腰,你王允王子师又如何能够名满天下?”

贾琏说道:“主上所言极是,这也是为何吾只愿意跟随主上一起,通过诛杀董卓,来讨得汉献帝刘协的欢心,来谋得一官半职之心也。吾不是没有才情,而是寒门之士空有才情,却大多数只能报国无门啊!”

陈勇问道:“关于王司徒之事,还有什么吗?吾需要多对他了解一些,才好投其所好,与之深交。没办法,对寒门之士有成见的王司徒,吾只能多了解一些他的生平,才能够想办法与之结交啊……”

贾琏继续说道:“王允为官初露锋芒,不仅赢得了州郡官吏和当地百姓的赞赏和钦佩,而且引起了朝廷的关注。鉴于他的才能和表现,王允不久便被朝廷三公之一的司徒高第征为侍御史。从地方州郡迁到洛阳为官,使其进入了朝廷的核心之地。

中平元年黄巾之乱,王允又被任命豫州刺史。在大败豫州之地的黄巾军后,王允与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共同受降数十万黄巾军。王允从中搜查到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