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愤世书生的传说(2 / 3)

“传言,愤世书生本名‘陈奋起’,是瑞国还未建立之前,更早朝代的一名大儒,文采风流被世人称为‘亚圣’,瑞国至今还有大量他的诗集在流传。”文师爷说“但陈亚圣生前,过得却并不如意。因为过分追求美好,画‘愤世图’讥讽文武百官,被当时的皇帝所不喜,找机会贬为了庶人。”

“过分追求美好?”李诚疑惑。

“就是不知变通,总想着开创‘大同’,反而忽略了朝堂争斗和帝王威严,总之得罪了所有人,以至于被贬之时,放眼朝堂竟无一人为他说话!”文师爷说“后来落魄的他,做了一个地主家的抄书人,却因为写诗讥讽地主家酒肉发臭也不给路边冻死百姓吃的事情,被生气的主家赶了出去,从此销声匿迹。”

李诚闻言沉默。

地主家东西坏了都不给别人吃,错吗?他不知道。

陈奋起因此写诗讥讽,又错了吗?他也不知道。

是人心冷漠无情,还是道德绑架,他说不出来,却知道陈奋起那种人,一定很不讨好,正常人没谁会喜欢他。

“后来不知何时,一个有关于‘愤世书生’的怪诞传说,就出现了。”文师爷又说“据说那是一个超越厉鬼,甚至超越了恶煞的‘凶神’,憎恨这个世界,终日游荡寻找自己痛恨的不平,每一次现身,都会掀起滔天杀戮。”

李诚闻言“……”

还好,那陈奋起的鬼魂,所谓的“愤世书生”不在这里,不然搞不好,又会是一个“必死任务”。

尼玛北幽府八个县,三水县有文剑星,苦桥县有赵千山,这易墟县又有了个愤世书生……该不会八县,都有“必死级”人物存在吧?

跟他们相比,水龙王堂堂大妖,都有些不大够看!

“这书卷上有题字,是古文,你们认识吗?”冼护卫说。

文师爷闻言摇头,道“太古老了,早已不流传。”

“没事,贫道认识。”李诚的“破虚之眼”能看破文字意思,纵然不认识,也能解读,开口说道“这是一段诗,书写自己晚年经历,大致意思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老而孤苦无依,受尽欺辱,最后被‘南村群童’抢走自己的茅草,以致无法御寒,自觉命不久矣……”

原来,被地主赶出去的陈奋起,来到这南山,结庐隐居了起来。

途中妻子儿女尽皆饿死,只剩下孤身一人。

本以为可以安然了却残生,却在这南山村里,感受到了人性的恶,最终冻死在草庐之中,一代亚圣,就此陨落。

“这……”文师爷当时就愣了。

在他看来,读书人就算再落魄,那也是儒生,是士农工商四等人里的最上等。

可却没想到,“亚圣”晚年的遭遇,竟是这个样子?

“其实,到了‘亚圣’那个地步,已经可以用文气影响到天地,只要心里还留恋尘世,他不可能冻死。”李诚说“之所以家人饿死,还是不想留他们在这个污浊的世界上受苦,自己冻死,也是真的活累了……或许,这世上多一个‘愤世书生’,比多一个‘亚圣’更好吧!”

南山村的诅咒,很显然就是“陈奋起”死后下的。

蕴含亚圣和恶煞两重力量,纵然是拥有破虚之眼的李诚,也想不到办法破解——就算找到了薄弱点,最少也得返虚级别的力量,才能撬动。

或是,有谁拿走这“愤世图”。

接着尝试用“袖里乾坤”收取,但是根本没有效果。

那愤世图的力量,涵盖整个南山,根本不是现在的他可以收取,或许用了“返虚修为体验卡”之后,可以做到,但是没必要。

南山村民做了恶,就要承担恶果。

“那愤世书生也没有做绝,若是这南山村的村民可以把整个村子的善意凝聚到一个人身上,并且以善传善,就可以借助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