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朱熹改造儒家文化(1 / 3)

第四十八章、朱熹改造儒家文化

为什么要将二元文化提升到多元文化上去?以如前面所讲,二元文化是阴性文化,富含坤现象的内容,而坤现象是柔顺文化,讲柔顺、包容、和谐、含蓄、隐忍、讲被动承受和羊性精神,政治上讲集权治理,文化讲二元规制原则,宗教讲无神论。而多元文化是阳性文化,内容富含乾现象,而乾现象是刚直文化,讲阳刚、勇敢、侵略、占有、讲契约精神和狼性文化,政治上讲分权治理,文化讲三元分立原则,宗教讲一宗神。

回顾历史,以今天京广线为界,凡是京广线以东地区出现的建国领袖,他们建立的国家一定是集权制国家,政治体系是君、臣、省、六部合同制。如商、商汤;汉、刘邦;明、朱元璋。这些人都出生在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交界一代。凡是京广线以西出现的建国者他们建立的国家都是分封制国家,政治体系是君、相、省、六部分权制。如周、周文王姬昌;唐、唐太宗李世民;元、元世祖忽必烈,这些人都出生在河南西部、陕西、山西、内蒙古地。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无论是大区域还是小环境,都存在东西两种文化不同的现象,在《易经》中就是乾现象文化和坤现象文化。

两种文化现象的存在导致人在思维层次也会出现不同的文化结论。在坤现象文化这里人们喜欢制定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礼教说教等有目标性的东西,强制所有人遵循,并沿着一个轨道前进,不得擅自逾越教义规制。

如孔子《大学》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孔子《中庸》“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孔子《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等等

这些言论都是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礼教说教,是阴性虚无的准则,是虚设的标准,没有深度,不具备约束力,因为道德不是法律,没有责任,没有责任就没有义务,没有义务就不需要遵守。

这大概也是朱熹改造孔子儒学思想的原因。

在朱熹生存的年代,古代中国正处在两宋时期。

宋代是古代中国经历唐后五代十国割据政权战乱纷争后,统一中原建立的国家,北宋定都开封后国家并不安宁,仍处于辽金夹击的大环境中。可以说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都不能代表当时的中国历史。因为当时中国是多国并存的时期,中原地区多次易手,在宋人手中也就百余年时间,而从唐灭至明兴的四百多年间,中原地区基本上都在北方民族建立的政权手中,当然文化也不再是原来的文化了。

南宋是偏安一偶的地方王权,不能代表当时全部的中国文化,因为当时整个淮河以北地区分辽、金、蒙元分期存在着,北方政权始终占据中原,并不断南侵,南宋政权只是在残存的一片土地上苟且偷安生存的地方政权而已,怎能代表整个中华文化呢?古自说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文化始终是华夏民族的根。

在这种情况下朱熹生产改造孔子儒学思想也是外部环境引动内部质量发生变化的过程。在外部受到侵害、欺扰,攻击的压力环境下,内部恐惧、担忧的心理促使宋代文化发生变化,他们在寻找一种超越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礼教说教的东西,并以此来代替孔子的“道德观”。

道德观是什么?道德是规范、秩序。道德讲忠孝守信,讲礼仪廉耻,讲仁义间爱,讲柔顺,讲和谐,讲亲民政德,讲规矩方圆,讲保宗保体,讲安定。但是对北方侵略者而言,这些都是废话,他们根本不吃这一套。于是以邵雍、程颢、程颐、张载为代表的大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