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萧关在望(2 / 4)

向浑瑊,那白发老将军亦是出身回纥外九姓的铁勒部。既然浑公可以在奉天城立下勤王救驾的不世之功,他皇甫珩为何不能领吐蕃兵挥师东进,收复长安?

所谓胡汉之别,华夷之辨,在武将眼中,本就没有那么泾渭分明。就像,就像若昭,和阿眉,她们其实,又有什么贵贱之分?

皇甫珩想到自己的妻子,不由在步出议事堂后,盯着那头也不回径自上马离去的韦皋的背影,生发出一丝怪异的疑虑。

若昭,为何要留在奉天城?

……

兴元元年的春天,碎叶河水尚未完解冻,伊州的杏花也才刚刚吐蕊,一封由大唐天子授意、内廷翰林大学士陆贽起草的《慰问四镇北庭将士敕书》,经过丝绸之路各个驿站的快马传讯,终于达到安西四镇与北庭

“自禄山首乱,中夏不安,蕃戎乘衅,侵败封略,道路梗绝,往来不通,哀我士庶,忽如异域,控告无所,归还莫从。……

卿等咸蕴忠诚誓死不屈,或早从征镇,白首军中;或生在戎行,长身塞外。克奉正朔,坚保封疆,援绝势孤,以寡敌众,昼夜劳苦,不得休息,岁时捍御,不解甲胄。……”

“近以贼臣朱泚背恩,惊犯宫阙,赞普又遣师旅,助讨奸凶,两国交欢,事同一体。……”

“已共西蕃定议,兼立誓约。应在彼将士官吏僧道耆寿百姓等,并放归汉界,仍累路置顿,供拟发遣,待卿等进发,然后以土地隶属西蕃。……”

这封敕书就像一声惊雷,在西域炸响。

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武威郡王、郭子仪的侄儿,郭昕,最初以为这是封矫诏,是吐蕃人使出的拙劣伎俩。直至看到敕书最后写明,朝廷将在吐蕃出兵后,派遣太常少卿沈房和中使韩朝彩前来安西宣谕,办理大唐与吐蕃的土地交割事宜,郭大都护才相信,自己苦守十五年、用多少边疆儿郎的血肉才换来不失的安西四镇,真的在一夕之间,已经被圣上送给了长久以来的死敌——吐蕃。

同时归了吐蕃的,还有北庭。北庭大都护李元忠的幕府中,也是一片哀哭声。

莫说这安西北庭两位节度使,便是原本汉界以内的西北边镇,比如邠宁节度使韩游環,听说此事,亦难免惊诧万分。

作为奉天之难中第二个赶来勤王的藩镇将领,韩游環在丢了梁山、退回邠宁后,数度遣幕府僚佐作为使者,前往奉天,向德宗请求戴罪立功、再次护卫戍奉天周遭,德宗都不置可否。

总算到了新年的早春二月,天家给韩游環派了个活计新晋御史中丞皇甫珩,会带着一千神策军,并吐蕃公主与使者,经由邠宁镇前往萧关交接吐蕃派出的三万大军,助唐廷平叛。请韩节度在邠州予以接洽、为其补充粮饷。

泾水之滨,前来劳军的韩游環见皇甫珩虽看上去仍和当初来邠州求援时一般沉稳惜言,但眉宇间,分明掺了几分老于军旅之将才有的杀伐悍气,不由感慨,这泾原小子真是交了狗屎运,曲曲折折地竟成了圣上信任的左膀右臂,又这般年轻,瞧着前途不可限量。

不过一开口,韩游環还是问起安西北庭被割让给吐蕃之事。

皇甫珩与韩游環也算是共过血战的同袍之谊,此次相见先行了个大礼,但在割地借兵的问题上,他不愿多说什么,只道那敕书里已写得分明。

韩游環打听此事,并非心痛安西北庭终还是落到吐蕃人手里,而是起了另一阵疑云——既然李怀光有五万人马堵着长安城中的朱泚,既然河东叛乱的四镇节度使也已经在天子下了罪己诏后重新归顺朝廷,圣上何必还要以如此重大的代价问吐蕃借兵?

除非,圣上对朔方军并不信任。

邠师本就是从原朔方军拆分而来,邠宁如今还受李怀光节制,韩游環说到底是个留后之职。李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