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两个御姐(2 / 5)

这是真正的金融巨鳄,果壳电子和小米电子的创始人,他们都是国内胡润榜前五十的富豪,陈董还是前十的常客。

教室里一阵阵欢呼,不过陈汉升和郑观媞明显不是第一次到来,引起的波动逐渐平复,只有手机灯“咔擦咔擦”的照着。

“陈董,郑董······”

早有醒目的男生站起来让位,陈汉升也没客气,笑嘻嘻的拍了拍男生的肩膀:“看你骨骼清奇,天赋异禀,以后有机会来果壳或者小米加班啊。”

“哇······”

附近又传来羡慕的惊叹声,在应届生就业市场上,果壳和小米的offer向来都是被争抢的,如果能进入这两个公司的核心部门,“年入百万”都是稀疏平常了。

陈汉升和郑观媞坐下来以后,他明显感觉到周围的同学有些不自在,尤其身边的一个大二女生,她束手束脚的样子已经很窘迫了。

“同学······”

陈汉升注意到,立刻“关心”的说道:“你别害怕啊,反正我也不是什么好人······”

这句话说完,本就紧张的女生抖的更厉害了。

郑闺蜜在旁边摇了摇头,束拢一下光泽而柔顺的咖啡色秀发,认真听着孔静上课。

这堂课的主题是——国内民营企业发展的最终形态。

在ppt和黑板的板书上,孔静列举了国内几个行业的领头羊,比如果壳,比如阿里,比如腾讯,比如华为······她分析了这些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包括还有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郑观媞瞄了几眼,基本都是正确的。

“大学里的老师,敢这样堂而皇之分析的并不多。”

郑观媞默默的想着,但是孔静肯定有这个资格了。

“刚才,我们已经讲清楚了,国内私营企业发展的最终形态并不是比谁的资产更多,而是谁能够为普通民众更多的服务,这样它的前景才更广阔,下面是自由讨论时间,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一身白衫卷着袖子,搭配着宽松阔腿裤的孔御姐,长发盘在了脑后,对着学生讲出自己独有的认识。

俗称,干货。

学生们并不知道,其实有些结论是果壳董事会和果壳智囊团整体分析后,做出的一些推测,虽然并不需要保密,但是却很有价值和意义。

“孔教授。”

自由讨论时,一个女生站了起来,主动发问道:“在未来十年里,您列出的这些民营企业,哪一个会成为民营企业的鳌头呢。”

“不上市的,华为。”

孔静回答的很干脆,没有丝毫的脱离带水:“上市的,果壳。”

“哇哦~”

阶梯教室里的学生都看向陈汉升。

不过大家都颇为理解,孔教授本就是果壳的二把手,自然是向着自己公司的;另外,果壳旗下各类产品发展都非常好,而且是真正方便老百姓的各项生活需求,接受程度非常高,独占鳌头似乎也是有可能的。

“孔教授。”

又一个戴眼镜的男生举手:“我是计算机系的学生,阿里的支付宝已经深入我们的日常了,果壳以后会有意踏足金融圈吗?”

“这······”

孔静愣了一下,她自然知道果壳电子未来的布局策略,不过这个问题好像涉及到了“保密条款”,整个果壳只有一个人能够无视这些东西。

孔静看向了陈汉升,所有人的视线也都转了过来,凝聚在陈汉升的脸上。

“嗯······”

陈汉升稍作沉吟,站起来以后,他面孔居然是难得的严肃:“果壳以后会涉及很多领域,但是有两块地方是不会碰的,一是房地产,二是金融······”

“为什么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