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活字印刷(2 / 4)

的时候,李旦都显得闷闷不乐,这样的话,气氛就一直尴尬,所以没有多久,太平公主和武三思就离开了。

等出了宫门太平公主和武三思微微一笑。

首先武三思开口道“李安这次是自掘坟墓他的权利太大了,所以一定会有把柄留下!”

“我看皇兄的样子,是已经对李安起了疑心,这样我们就可以操作起来了。”

“只要公主能帮某坐上宰相的位置,那某一定会助公主登上皇太女的位置,而公主就是我武家的希望,所以武家人一定会全力支持公主殿下。”

“好本宫相信,毕竟我们是一家人,我的丈夫姓武,我的母亲也姓武!”说完,太平公主和武三思一起露出相似一笑。

李旦这个人一生都没有争李旦本来只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第四子,按理说,皇位应该和他没有关系的,可是,在他妈垂帘听政掌天下的时候,大哥李弘、二哥李贤都莫名其妙死了。

三哥李显被立为太子,又当皇帝。但是,李显太想有作为了,想仰仗老丈人和武则天斗。他哪是武则天的对手,所以三下五除二,武则天把他老丈人给一网打尽,把李显废为庐陵王,这样李旦就不得不升格为皇帝。

李旦当了皇帝以后,他韬光养晦啥都不做,一切事情交给她娘去处理,并且积极为他娘当皇帝造势。六年以后,看到他娘做的一切都成熟了,他便主动把皇位让给母亲,而且高兴地接受他娘赐为武姓,改名“武轮”,并被封为“皇嗣”(相当于太子一职。皇帝当了,反过去当太子,这也真是奇葩啊)。

李旦在“皇嗣”这个位置上呆了八年。这八年间,李唐子嗣被武则天大肆清理,“皇嗣”李旦也成为了武周时期许多旧唐臣的旗帜。但是,李旦并没有承头,虽然多次被母亲怀疑,最终仍然化险为夷,躲过劫难。

后来,年迈的武则天在众大臣劝说下,最终决定把政权还给李唐子嗣。本来可以交给李旦的,因为他是皇嗣嘛,但是李旦在这时候,多次称病不朝,最后,武则天把李显找回来,立为太子。这样,李旦又把太子(皇嗣)之位让给了哥哥。李旦只当相王。

后来李显被炸死了,这样李旦才又做了皇帝,他的这一路走来,就一个字,那就是让!

可是让是让了,李旦真的有那么的不堪这可以不一定,让不是无能,反而是一种睿智的表现,只有这样,他才能保全自己,人最怕什么,就怕为了争一口气,而和对方死磕。

或许会有人看不上他,但是等你深入了解那段历史之后,你会有点佩服他了,如此知进退、明得失而且克制而自省的人,实在是非常的令人佩服。

想想看,他在心狠手辣的武则天阴影之下,一家人宅在家里抱团取暖,不敢出门不敢交际。

按照道理,这种情况下他的儿子们不太可能成长为人才。但是这种情况下,他教育出来的五个儿子一个个都非常优秀,而且还有特别优秀的李隆基。对比被老婆女儿毒死的李显,这差距一下子就出来了。

不管是之前的几次让出皇位还是太子位,都是非常果断而明白得失,并没有被皇位的权势所诱惑。后面让位给李隆基,更是不按常理出牌,一般人想都想不到的做法。但是在李旦这里都风轻云淡的做了,不是说他没有权力欲望,而是他能够申明大势,知道进退。

还有大年初二,老婆被老妈杀了,他却装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他的内心得有多强大,才能表现得如此淡定?

老妈怀疑自己造反,让最毒辣的酷吏来俊臣去审理他,他身边一个叫安金藏的乐工,为了证明他的清白,当众剖腹自杀。他对人得多交心,才会让人心甘情愿地为自己去死?

武则天想还政李家,他当时是太子,但他敏锐地意识到,武则天是想让哥哥李显重新当太子,于是,他主动推让,不仅保住了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