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大致相同(2 / 3)

领导聊聊,找点事儿做,可又找不到哩,就这样,熬了一天。幸亏只开了一天会,要多开几天,俺非耍垮架不行哩。”

大家都笑起来。

谢主任的承诺总算没落空。

一周后,乡县教学现场会,乘五省教学现场会春风,在半山寨小学召开了。虽说只是当地同行和上级领导,气势却一点不亚于上次。当然,与会代表人数减少了三分之二,可就这样,加上乡县二级的各媒介,记者和通讯员,挨边儿100余人,也是创了半山寨小学自成立以来的现场会参会人员纪录。

会务进程,也就是上次的精准复制。

忙忙碌碌大半天,也是于下午三点准时结束,一干人络绎不绝的离开,留下二位校领导和五个支教老师,加上崔大娘母女俩,在这高,边,远的山区小学校,续写现代教育和教师坚守的神话。不过呢,好在都是当地同行和领导,整个现场会比起上次来更接地气。

讨论,争论也更有针对性和更热烈。

甚至,在乡县小学校中,素有“成才基地”的县一小,还邀请半山寨小学男子足球队,到县一小男子足球队参观,举行两校邀请赛。崔大娘母女这次时来运转,没像上次主角成了配角,而是担当起了供应与会代表中餐的重任。

因为那辆武警野外厨车,要参加另外一件更重要的会议,而恋恋不舍的离开了。

可这样的角色转变,母女俩也十分麻烦,毕竟,一个半人要准备100余人的中餐,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更要命的是,原来还期望着师生五个能帮上点忙。可是,师生五人却被谢主任请进了现场会会场,坐在了贵宾席上。

同样,班主任也被内定代表支教老师发言,师生5个忙得一塌糊涂。

于是,指望不上的崔大娘,就叫来了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在厨房旁的小坝上摆开战场。人多力量大,众老太太老头儿们谈笑间,供100余众享用的三菜一汤,热腾腾的端了上来,让领导和老师一起伸起了大指姆。

三点半左右,一切又重新安静下来。

五月未下午的太阳,照着沸腾了一天的校园,显得特别的空旷。虽然离上次又间隔了七天,可那根弦,却一直紧绷,没有任何人敢于松懈。那么,现在好啦,彻底的放下了啦,谢主任临走时说过,至少半年内,半山寨小学不会再有现场会。

还特地叮嘱大家。

要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休养生息,松弛神经,补足缺课,正常教学,以利再战。事实上,经过两位校领导的艰苦努力,上次那三天的缺课,己在这七天内补了上去。山区孩子年龄不大,身体好,可塑性强,每节课延长一点时间,就把缺课补了进去。

缺课是补上去了,可孩子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

那些作文小组活动,足球队活动也就顾不上了。特别是适龄失学少女进一步的读书习字,就更没有时间。现在,一切都结束了,学校也走上了正轨,六一儿童节过完,师生们就又开展起自己的支教帮助工作。

原先对旁听改时间还一直犹豫不决的二位校领导,毅然同意了。

可当天放学后的作文小组活动,就遇到了挫折。这天刚好是礼拜一,通知发出以后,除了原先的六个组员,定于旁听的六个小姑娘除了张花,一个也没到。问之,不是因为家庭旅店生意好离不开,就是进山的旅客增多,需要带客进山,抽不出时间。

一句话,家里有事,来不了啦。

或许的确是家里有事无法前来,或许是姥姥姥爷们的托词,这件本来干得风生水起,功在小姑娘,利在全家的大好事儿,就此搁浅。师生们自然不服气,两位校领导也不服气。师生们不服气,是因为花了大家大量时间精力,好容易才让那些可怜的小姑娘们,有了一点希望的曙光。

然而稍纵即逝,眼看着又走回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