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铁牛村(1 / 3)

天还没亮,沈沐妍便醒了,一睁眼,瞧见趴在自己身上的两个小团子,心头淌过一丝莫名的情愫,这可能就是母爱吧。

沈沐妍把两个小家伙轻轻摞了摞,女儿睡得比较熟,儿子倒是很警觉,她一起身就醒了,沈沐妍把食指放到嘴边,示意他不要讲话,便轻轻的说“娘去找些吃的,很快就回来,你挨着妹妹继续睡。”

沈沐妍往火堆里又添了些柴,就着天边微弱的晨光,把破庙周围走了一圈。

她运气不错,竟然找到一棵果实累累的麻藤果树,有些果子已经炸口掉到地上,这东西营养价值可高了,而且软糯香甜,沈沐妍是摘得不亦说乎,恨不得把树都搬走。

沈沐妍抱着用衣服兜住的麻藤果进了庙里,俩小家伙已经醒了,眼巴巴的等着她回来,见到沈沐妍的出现,小女孩眉眼弯弯的扑到沈沐妍的怀里,小手暖暖的抱住她,开心的唤了声“娘亲!”

沈沐妍摸了摸女儿的头,牵着她坐回稻草上,倒出摘来的麻藤果,剥开递给兄妹俩“跟哥哥多吃点能扛饿。”

两人点点头,吧嗒吧嗒的吃起来!

三人都吃得饱饱后,沈沐妍开始告诉他们自己脑袋受伤后,很多事情都记不起来了,她是怎么受伤的,家在哪里,家里还有哪些人,连他们俩叫的什么名字都不记得了,身体却很好要他俩不要担心。兄妹俩乖得不得了,立马报了自己的名字,把一些知道的事情都一五一十讲给她听。

他俩是龙凤胎,今年八月十五满的四岁,没有爹,跟母亲性沈,妹妹叫芃麦,哥哥叫庆云,

贞枝抑兮枯槁,枉车登兮庆云。(出自楚辞九怀)

那女儿的名字就一定是出自诗经《鄘风载驰》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沈沐妍读大一时语文课就有学诗经中的《蒹葭》,因为喜欢诗经的文风,沈沐妍把从图书馆借来的整本《诗经》背得滚瓜烂熟。

女诗经,男楚辞,看来给二人取名的应该是个读书人。

从小庆云口中,沈沐妍还知道他们住在山下的铁牛村,三人之前是在镇上落脚,被坏人抢去了钱财,才流落到铁牛村,村民好心,收留娘三住下。她头上的伤是带他们两兄妹在山上捡柴时,从山坡上滚下来摔的。

“娘亲摔下来,在地上躺了很久很久才爬起来,这里还是娘亲带我们来的,到这里后,娘亲就突然倒地不醒,芃麦害怕再也见不到娘亲了。”说到这芃麦眼睛红红的趴在沈沐妍的怀里。

沈沐妍怜爱的摸了摸俩个孩子的头,她知道没娘的滋味“娘没事了,走我们下山回家。”

俩小团子领着沈沐妍走在了回家的路上,他们边走边拾些柴,在快要下到山下的山腰上看到了一户农家院落。

“娘我们到家了!”俩孩子拉着沈沐妍往屋里走。

这是个在半山腰的屋子,庆云说这以前是守林人住的地方,后来乡亲们渐渐都在山脚落了户、种了田,很少上山,便也没人守林了。

外头太冷俩个孩儿又穿得太单薄,沈沐妍把孩子领进屋,屋子虽破旧,但值得惊喜的是有不大不小的土炕。沈沐妍用大家拾来的柴,把土炕烧着,让孩子在上面暖和暖和,自己则出了屋熟悉环境。

外头是个空落落的大院子,有水缸有水井,还有一些生了锈的工具。厨房就在睡觉的草屋隔壁,锅碗瓢盆胡乱摆着,锅里有吃剩的米汤,米缸里只剩下一抓米,一旁的菜篮子里倒着两个不太新鲜的红薯。

沈沐妍先把厨房收拾干净,从水井打了水烧热,把锅碗瓢盆好生煮了一遍。随后,把生锈的菜刀给磨得又利又亮,她可是个对工作和生活都很严谨的法医。以对待解剖室的认真态度在厨房倒腾了一阵后,厨房飘出了薄纱炊烟。

沈沐妍把厨房收拾一番,然后把院子里的工具全都修理了一遍,铁钦、铁铲、钩子、柴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