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是非往事离人眼(2 / 3)

六十万,跑去益江杀了郡守后,派人上天京求天子封其为侯,天子昭天下共击周言智,结果就只有定西侯马畏出了二十个老叟,其它州府均按兵不出,天子只好封周言智为武平侯。”

“九门提督是个什么官?”听到这里,李延觉得耳熟,记得满清时期倒是有这么个官职,职责就是管了皇宫九个大门。

卫启牟很有耐心地说道“天下分九州,天子实际只管天京城,各州则有郡侯替天子牧民,养兵,管理各州遣官的衙门叫九门,九门首丞统管天下官员,九门提督则统揽天下兵马,周言智就是这么个闲官。”

李延一怔,不解地问道“都统揽天下兵马了,怎的还是闲官?”

卫启牟顿了顿解释道“以前吧,也不是闲官,只不过九门改制郡国门之后就成闲官了,现在天下谁会听他调令。”

“哦,原来如此。”李延先前在府衙看过地图,卫启牟这么一说倒是明白了许多。

卫启牟捋捋下巴短须继续说道“那周言智算是枭雄,他跟燕侯大将莨壬宫,雍王大将铁末合谋,若两人支持周言智自立,事后也会支持两位自立。周言智定封武平后,大将铁末攻占了瓯州自称东正王,持天子仪仗,瀛天子又急昭天下,定西侯依旧出了二十个老叟,东宁侯当宗道则携十万大军南下,围铁末于瓯州城十个月,那铁末向莨壬宫求援,结果莨壬宫入城斩了铁末,东宁侯回兵后,瀛天子竟制书莨壬宫为海越侯。侯爷气恼,夸兵于灵宝渡,最终瀛天子也封东宁候为夏王,封燕侯卓武湛为燕王,便有了如今的状况。”

李延心想,这也真够乱的,和家乡春秋时期的情形相近,而这夏国,才立国没几年就开始内斗,无趣地摇了摇头说道“你是跟舞阳侯的吧?兄弟之间争权难道夏王真就不吭声?”

卫启牟笑着道“若是先王在世,他们哪里敢!当今东宁那位,实际上是个傻子,王权早已旁落到王后那一脉了。”

李延一直以来都对贪恋权位这类事理解不了,倒不是自己淡泊,而是觉得因权势而斗争是一种粗鄙不堪的行为,远没有博爱伟大,任你斗得多么滴水不漏,几百年后,你连个屁都不是,当了皇帝还照样有人掘了你的坟拿来卖钱。博爱就不一样了,四大宗教创始者,儒家孔夫子,道家老子,还有孟墨,朱程、梭伦等等,打小上学,教室内挂着的大都是这些人,从未见过哪个教室挂一副皇太极的相敬仰着,皇太极啥时候会出现?电视戏说中,出现的意义就是给他老婆和多尔衮当背景板不然谁会关心他啊!

卫启牟继续说道“当年天子将周王郡主赐婚于继任夏王,还未成亲,夏王却突然仙薨,传言是舞阳侯继任,可侯爷是庶出,王太后不允,只愿意立嫡长子或嫡次子,嫡长子就是那傻子,嫡次子乃安阳侯,后来不知怎么地,那傻子就成了夏王。”

李延笑着点点头道“问题是夏国朝臣不反对吗?”

卫启牟无奈地摇了摇头道“朝堂还在纷争,那汉州牧刘泗水就亲帅大军,将周王郡主送亲到了夏境,朝堂上最后提点裴大都督挂帅在其阳与刘泗水大战了一场,当时我还是个小兵什呢。”

李延听得兴趣盎然,急切地问道“这两个牛人最后谁胜了?”

卫启牟说道“汉州军确是英勇,打了半个月,后来朝堂纷争之下王太后确立嫡长子继位,战事就这么结束了,若再打半月,大都督恐怕就要吃人生第一次败仗了。”

李延又问道“刘泗水这么厉害?”

卫启牟思虑了下继续说道“那倒不是,汉州牧并非武将出身,麾下樊巨光,孙长丘,公孙异虽也能战,但亦非名将。可汉州牧他知兵事,训练兵甲自有一套,兵将个个勇猛,阵型又有章法,我后来专门去汉州偷学过一段时间他们的训练。”

李延笑道“嗯,偷学还是比较有成效的。”说罢余光瞄到床侧一块屏风,写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