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大婚(2 / 3)

,但是这文科也不是完全不会啊。

别说考秀才,考个状元也属于轻松随意吧。

只是我不想考啊。

所以只要沈继鹤提出。

都被刘延拓以各种理由婉拒。

沈继鹤无奈,也就没有在劝了。

反正现在家族夯实。

刘延拓这辈子肯定会是一个富家翁了。

不考也没事。

以后有儿子再去考也行。

如此此事便告一段落。

只是旁人的闲言碎语,也让刘延拓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辗转反侧。

要不还是顺势而生吧,反正这个时代不是考程朱理学,八股取士吗。

随便考考,应付应付也行。

反正哪怕四五十岁,也可以参加科考不是。

自己如今也才二十三岁。

放在后世也差不多到了考公务员的年岁了吧。

要不试试。

刘延拓心中打定了主意。

只是对于八股取士,刘延拓也是嗤之以鼻。

虽然八股只是一个形式,但是确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必须参照古人立言,特别是按照朱熹的思维来写。

这完全就是在禁锢思想嘛。

所以八股取士选出的大部分都是书呆子。

当然八股文也不是全无好处。

毕竟这只是一个写作格式。

真正的天才,是不会受格式所禁锢的。

整个科举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

童试即童生试,是科举的入学考试,参与童试的应试者不论年龄大小都统称为童生,童试包括了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统一在所在地的县里或者府里参加考试。最后通过院试被录取者,就可以成为生员,称秀才,生员又分廪生,增生,附生三个等级,生员在经过科试合格之后,就可以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为科举生员。

乡试是由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所举行的地方性考试,地点设在南北京师,各布政使司的驻地,时间是每三年一次,又叫做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作贡院,由于乡试考试时间在秋季的八月,故又称作秋闱,凡是本省的科举生员和监生都可以应考,主持乡试的官员有主考二人,并同考四人,及提调一人,还有若干其它官员人等,考试总共分为三场,每场三天,分别是在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作解元,由于放榜之时,正是桂花飘香的时节,故又称为桂榜,而且放榜后,还会由巡抚主持召集考官和新科举人一同举行鹿鸣宴。

会试则是由礼部所主持的全国性考试,又称作礼闱,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全国的举人统一在京师进行会试,会试时间在春季二月,故称为春闱,会试也分为三场,分别是在二月初九,十二和十五日,会试同考官的人数要比之乡试多一倍,而主考官被称为总裁,或者座主,座师,考中的人称为贡士,又称出贡,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是在会试后的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在三月初一,应试者的贡士在殿试中都不会落榜,只是在殿试之后由皇帝亲自安排名次,殿试是皇帝来亲自主持的,而且只有考时务策一道题,录取名词分为三甲,一甲只有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元或鼎元,二名是榜眼,三名是探花,合称作三鼎甲,二甲则是赐进士出身,三甲只有赐同进士出身,另外二,三甲的第一名都是传胪,一,二,三甲都被称作进士,进士的榜单是用黄纸书写,故被称作金榜,中进士也称为金榜题名。

从后世来的刘延拓看来。

考科举不仅耗时长,而且累,还必须按照格式书写。

这简直就是难为人啊。

一场三天,还必须要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参考。

吃饭睡觉上厕所都要在这里进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