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信、包裹、战友情(1 / 4)

打完年度实弹射击回来后,接下来便是选取士官、年终总结和老兵退伍工作了。

团后勤处给一连配了个叫陈敏飞的司务长,而干了一年多代理司务长的张明昌,则是回到了他熟悉的驾驶班。

十月二十五那天是星期五,按照计划安排,下午两点,连队将召开了“党员民主生活会”。

像这种每周都召开的例会,以前梁荆宜多是应付了事,但现在不一样了,自我感觉军旅生涯已正式进入“倒计时阶段”,会是开一个,也就少一个了。

所以,他倒还重视起来了,甚至在会上的发言,他都提前打了草稿。

“党员民主生活会”准时两点在三楼会议室召开,营教导员张贵功列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他的那番讲话,可以说是让梁荆宜吃了一颗“定心丸”。

他说,虽然党员的身份特殊,但党员也是正常人,面对留队和退伍这两个敏感问题,连队干部和支委一班人不能一味地强调牺牲和奉献,而不顾战士党员的真实想法。“强扭的瓜不甜”,留队和退伍,必须根据战士党员的现实情况,以科学的发展观结合连队建设的需要,进行全面且系统的综合考量。

教导员讲话传递的意图很明确那就是不能连队干部和支委一班人说让谁留下,谁就得必须留下,选择留队或者退伍的主动权,必须由战士自己来掌握。

经过个人申请、民主评议和支委会讨论,今年榴炮一连留队转士官的人员名单,已经基本确定下来了。

炮四班的五只老鸟,那是退的一个不剩;去年炮一班的几杆老枪,除了柴军晓外,也是尽数退得个干干净净。

梁荆宜自然是心情大好,这么一来,他便可以尽情享受属于自己最后的“军旅时光”了。

他问班里人,想不想去登顶“老虎山”,体验一把“一览众山小”的快感,顺便瞅瞅山顶的那颗大柿子树?

可那些老鸟们都说懒得爬。

我考,这就没办法了。

一个人单枪匹马的话,他是打死也不会去爬高达八百米的“老虎山”的。

毕竟爬山那种“体力活”,除了必要的体能支撑外,还需要一个热闹的氛围。

去年在炮一班时,如果不是李龙德和张亮明两个鸟毛“拉胯”,也许那年登顶的愿望就实现了。

当时他还跟班副叶才智夸下海口说“你没实现的梦想,来年我们帮你实现”。

结果呢,他被现实“啪啪啪”地打脸了。

他的这个登顶的梦想,貌似只能留给下一代了。

这说明有些事啊,你一旦错过,便可能是永远。而有些人呢,你不懂得把握,便可能是再也不见。

收到老班长宗儒麟从羊城体育学院写来的信,是在十一月三日。

小梁

你好!

好久没有联系了,你现在过得怎么样啊?

快要退伍了,是不是想法很多呢?

其实呀,也没必要想那么多,该走就走,该留就留,不要太纠结,免得自己难受。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你真的不想呆在部队,那就有必要去“活动活动”,或者是找找熟人、托托关系,免得快要成定局的时候再去折腾,那就会比较麻烦了。

你可要自力更生哟,现在我也帮不上什么忙,真的很惭愧。

如果我在连队的话,那还好说一点,最起码我在团里还认识几个人。

但是我过来读书后,也没有跟他们联系过了。

事先声明不是我宗儒麟忘本,而是团里的总机不给转,一而再,再而三的这样,我也懒得去忙活了。

再说了,我们这里用电话又不是很方便,想想也就算了。

我现在还是老样子,整天计算着离校的日子还剩多少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