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缝制蚊帐(1 / 2)

家里人多了,粮食消耗的快,出门的时候娘亲给心儿拿了些银钱,让她到粮铺买些粮食。心儿让大金赶着马车直接去了周家粮铺,买了些白米、白面。

文兰看着,不禁跟心儿道“咱们是不是应该买些杂粮呀?我看这黑面也还行。”

心儿皱着眉头,一脸嫌弃地道“黑面不好吃,杂粮哥哥在大集上用兔子换了些,我们今天就买白米和白面吧,师父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吃得好,身体才健康,才有力气去挣钱”,夏大夫说祖母需要多吃点好的,补补身子,我们再去买些肉吧。”

文兰看着人小主意大的心儿,有些无奈,她觉得自己吃杂粮就可以了,担心这样总是吃白米、白面,会把外祖母家吃穷了。

路窄,马车到不了心儿家的门口,只好停在老槐树附近,文兰先回家通知大人们推板车来拉。

村里平时很少有马车来,也就是最近吴山寺香火旺了以后,经常有马车停在老槐树下。但这几天,连着有马车来,而田氏也连着几天拉着板车,车上放了不少木桶和筐子,这马车是专门来拉这些木桶和筐子走的。

大槐树下闲聊的村民看见了马车边上的心儿,有人便想上前套她的话“心儿,你怎么坐马车回来了?你娘呢?她天天在忙啥呀?”

心儿抬头看了她一眼,哦,这是村里正江叔的媳妇,年纪轻轻的,却是个八婆,嘴碎,没事整天乱窜,喜欢说东家道西家的。

她现在已不是三个月前的心儿了,村里几十户人家,她差不多把这些人家熟悉个遍了。于是笑了笑道“我娘天天忙着种地养活我们呀,哪像婶子福气好,天天还有时间串门。”

“哎呦,这丫头,真会说话,婶子天天也忙得很。”正江媳妇咧着嘴笑道。

“那婶子赶紧忙去吧,别在这里说闲话耽误时间了。”

正江媳妇笑脸一僵,这死丫头,这是堵着不让人说话了。她在心里骂了心儿一句,又不死心地问“这马车是你家雇的?拉了啥好东西呀?”

大金听出来心儿不待见这妇人,便走过来,站到心儿身后,冷冷地看着正江媳妇道“这马车是我家的,怎么?你对车里的东西有兴趣?那得问我呀。”

一看这人就是大户人家的下人,正江媳妇哪敢得罪呀“不是,不是,我只是跟心儿唠嗑呢。”

那些闲聊的人,有些本也想上前来看看热闹的,这下都安分了。

田氏和吴秀娟拉着板车过来,大金忙帮着把布搬到板车上,正旺媳妇见了,也忙上前搭把手,却并不多话。

田氏便跟她道“这是县城里布庄让帮着做些针线活,你回家问问你几个嫂子,可愿意来做工,一天二十文。”

“嫂子,我愿意来,我针线活还行,我一会儿回家问问嫂子们。”正旺媳妇高兴地应道,还帮着她们把板车推回去了,大金走的时候正好把帽子拉走了。

田氏和吴秀娟按照心儿昨天比划的样子,琢磨了一会儿怎样裁剪更省布,又商量了一下请哪些人。心儿建议在那天晚上赶来捉贼的人家里,选几个手脚利索、嘴不碎的来,几人就把村里的媳妇、姑娘们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最后圈定下来,由田氏去招人。

心儿不会针线活,但她会安排,她觉得只有分工明确了,出活才会更快。便跟大人们商议了一下,最后决定,由吴秀娟和田氏专门裁布,冯婶和黑妹带人负责缝蚊帐顶和加流苏吊穗儿,沈文兰和黑妹舅母带几个人缝蚊帐面,祖母带着黑子、沈文宇和吴立准备好蚊帐顶的竹篾,实行这样的流水线生产,那速度是想不快都不行啊!

田氏招好人,便通知了她们第二天开工,但家里几人忍不住想看看做出来的效果。吴秀娟按照精确比量过的尺寸下剪刀,其实裁剪蚊帐并不需要多么高超的水平,只是在顶部的拼接上却要下些功夫,吴秀娟没几下就裁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