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繁华京都(1 / 2)

宁静淡雅的清晨,没有那种喧闹的气息,让人感到心平气和,心旷神怡。

当第一缕阳光,带来璀璨绚丽的光芒,整个世界,清清亮亮。阳光透过淡淡的清新空气,散发点点金色光斑。温柔地洒向世间万物,洒向沧海横流的心田,洒向这乱世纷扰的大越。让繁华人世的万千过客都能感受到阳光扑面而来。犹如世间无私的爱,安抚人心。可眼下的大越……

城中央坐落着一所巨型宫殿,奢侈的皇帝把皇宫布置的犹如另一片天地,金鼎银墙,翡翠为壁,琉璃做窗,奇花异草,琳琅满目,盛过天宫,美过仙界。

现在是早朝会时间。金碧辉煌的大殿中,威严的文武百官有顺序的站满了朝堂。那高高在上,万人敬仰的位置上依旧贪婪着轩辕闻那懒惰的身躯。

朝堂之中最少不了的便是挑拨离间,蛊惑人心。吕梁转头对身后一个自己一手提拔的亲信吴恳使了个眼色,吴恳身拜大理寺卿从三品。接到吕梁的眼色,吴恳点点头并出列。一切好似两人早已商量好一样,合作的如此流利。

吴恳抱手中得笏板道“皇上,微臣听闻殷王在封地可是招募了不少士兵啊,恐怕殷王早有不臣之心”。

大臣们纷纷低着头,在他们心里是想为轩辕黎辩解,可事实却无一人敢言语,深怕得罪了太师党。

殷王刚想站出来反驳,站在后排的一位官位不高的官员出列高高举起手中的笏板道“皇上,现在国家正是用人之际,以下官推断,殷王招兵买马正是为了解国之危难,并非吴大人口中的不臣之心吧!”

此人说话铿锵有力,字字清晰,更是不畏惧吕梁等人。

殷王回头看向为自己辩解的人。此人眉清目秀,鼻梁高耸,像个书生,更像个不沾尘世的富家公子,可眉宇间却透漏着霸气与威严。

可他轩辕黎并不认识,甚至可说是第一次谋面。也许,此人是他轩辕黎离开的这几年时间才入朝为官的吧。

一个不起眼的的小官,在朝堂上是没有人会注意的,更何况是远在边疆的轩辕黎。

就他监视京内的事,也只会将那些对政治有危害得人为监视对象。

那人向殷王礼貌的点了个头,表示敬畏之礼。殷王也不摆架子,便回敬。这些细小的肢体语言交流谁也没有注意。

吕梁眉头紧锁,这些话他吕梁听了自然是不痛快,便道“叶文靖,你一个小小的少卿说话可要注意了,当心惹祸上身,前尘不保,真是年轻气盛啊!”。

话中带有讽刺,带有威胁,带有不削,更带有愤怒。

话罢,吕梁甩甩自己那宽大的衣袖,朝堂上的两大势力,顿时掀起了一场唇枪舌战。

一直卧在龙椅上的轩辕闻起身道“众位爱卿,今日朕是让你们想想对敌良策,你等却在此起口舌之争,”

当皇上站起得那一刻,朝堂上便已安静,听闻皇上这句话。大臣们都纷纷低下头。

这时吕梁出列道“皇上,微臣觉得何不于那漠北的蛮夷结秦晋之好,”

有大臣道“这怎能行的通,我大越多块土地都已被漠北霸占多年,自光祖皇帝建国以来,我大越于那漠北蛮夷都势不两立,如今怎可以和亲来义和。”

吕梁没有理会这位大臣,又接着道“皇上,先假意于那蛮夷们义和,待平定了内乱在向那漠北蛮夷之地发兵。”

还有大臣想说话,只听皇帝拍手称快“好,就按太师说的办”

这一声赞,便也没人敢开口了,皇上都决定的事,谁还去吓掺和,事情就这样板上钉钉了。

又有大臣道“皇上,我大越如今没有可以婚配得公主啊!”

大臣这么一说,皇上又挠头了,

吕梁又道“皇上,微臣抖胆,微臣家有嫡女尚未婚配,若皇上不嫌弃,微臣便让她远去漠北和亲。为大越解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