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这就有点意思了(1 / 4)

还是万道那家咖啡馆。

牧凡和李子冲相对而坐。

此时,牧凡正盯着一台笔记本电脑,上面是李子冲这两天调查的张学奇家里面的情况。

要说这张学奇的老爸,张海阳,也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

早年间,溜边擦缝的纠结一帮小弟给别人看场子(大家理解的那种),后来机缘巧合下,有一家场子的老板着急要将场子给盘出去,张海阳就低价接下了。

这老板后来,不知所踪。

接下场子以后,张海阳在这家场子的基础上,开始了别的业务,帮人要债,呆账、死账,甚至是高利贷。

(当然,高利贷是违法的。)

(民间借贷年化利率法院只会支持到24。)

(超出36部分是绝对无效的,如果给了债权人超出36部分的利息,是可以向法院申请债权人归还的。)

(24~36这之间的利率,一般被认为是“可还可不还,还了也白还”,也就是说还了的话,是要不回来的;不还的话,也就不还了,法院一般也不会支持。)

(读者朋友们如果有签借贷合同的,签的时候和还的时候要留心哦!)

不论呆账、死账亦或是高利贷,走正常的途径,对于债权人来说,大概率上是没有什么收获的,所以张海阳这样的要账业务收的点是很高的。

视情况而定,好收一点的账,收费在账面金额20,难收的账要一半的费用也是有的。

靠着手底下一帮敢打敢拼的小弟,张海阳的业务是越做越大。

后来可能意识到了做正当生意才是王道。

于是慢慢地,张海阳的生意重心逐渐开始往贸易方向走,想要将自己洗白白。

开始的时候捣鼓一些磁带,光盘,录音机,dvd;后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逐渐往大家电方向开始拓展业务。

可能是为了更高的利润和提升张家企业的高端品牌认知度,张家把基调定在了国外高端大家电的国内销售上。

在此基础上,又接一些国外企业在国内采购原材料或其他商品的代理单子。

张家的外贸生意,在张海阳的经营下,逐渐地成为了魔都小有名气的高端大家电销售的代表,掌握了不少渠道,许多品牌全国总代理的那种。

这些年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张家着实赚了不少钱。

同时,这张海阳,又极其擅长积攒人脉和塑造良好社会形象,做了不少慈善活动,也给希望工程经常性的捐款。

张海阳,不简单。

不过,牧凡的嘴角,却是看着看着,慢慢的翘了起来。

这张家,表面上看起来光鲜,背地里不干净的地方,应该很多吧~

墨菲定律会出错的事总会错的,任何事都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尤其是看场子,要账期间,做这样的事,一个不留神就容易出现触及底线。

时间长了?管不着了?

刑法的追诉时效了解一下?

问世界上什么坏事不会被人发现,也不用承担责任?

答单纯在脑子里想想的坏事,俗称“y~y”。

如果动手做了,即使是预备,那也必定会留下痕迹。

果然,再往后看的时候,牧凡发现了“硬菜”。

上面的是张海阳一家发迹的路径,下面的是发迹到现在的一些脏事以及一些证据,还有现有的产业分布。

牧凡的着眼点,首先放在了那些脏事上。

1991年,是张海阳起步的时候,也就是盘下第一家场子的时候。

原来那场子,并不是老板着急出手,而是张海阳看到这场子挺挣钱的,将那场子老板的儿子给绑了,威胁那老板低价转让的。

100块,价挺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