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祝余青华(1 / 6)

她说,我这一生,前半世为顺应天命,后半世为守着你,护着你。虽然短暂,但这些年与你共度的时光,也足以疗慰此生。—题记

祝余说,我是她捡来的。

青华说,是她发现了我,躺在地上,不着丝缕。

祝余,是我的母亲。她虽是我的母亲,我却一生只叫过她两次。

在她离世很久后,一日我坐在她的坟头,彤日已经西落,没入群山。

我望着红霞映透了半边天,片片如麟,层层墨染,好似流动的远山。转身,一字一句看过碑文。

字迹已经斑驳很久了。墓碑边缘也生出了一尺多宽的薄纸苔霜,像拿毛笔蘸水铺开的墨绿印迹。高抬肘臂,我朝她的碑前撒下一杯青提酒,道

“自今日起,你便入了期颐之年,也是个百岁的皱脸老太婆了。”

清风几许,我眼中的醉意也被吹散了几分。吹不散的,是心间一叠一叠翻涌的浪潮和脑中一遍一遍浮起的,曾经温热的怀抱和消散弥久的淡香。

从那日起,我便叫她老太婆。虽是不正经,但她也并未说不同意之话。自此,我口中的老太婆便是人人口中的祝余大人。

青华,是我的姑姑。她与老太婆关系最为要好。但两人性情并不相同,一人似沸水,一人似冷开。姑姑爱美,老太婆崇简。姑姑喜花,老太婆弄草。虽不是一母同胞,却胜似亲生姐妹。

我从前一直不太明白,为何所有人都称呼老太婆为祝余大人。不过,老太婆在我心中,的的确确是天底下顶顶厉害的人物。因为天人地理,古史轶闻,她什么都知晓。

姑姑说,老太婆是她的救命恩人,是全族的恩人。

“祝余大人是合苍族的首领。是她带领着全族,从西北那片炙烤的边陲大地,历经生死,举迁来到了苍梧。迁族途中,祝余大人斩杀禽妖,解救了我,赐名青华。”

世间有很多故事,有些故事十分久远。久到盘古神开天辟地万万年,久到上古神入住十重天后再不见任何踪迹,久到六界不知更换了多少神仙妖魔,久到一切沦为传说笑谈。

老太婆的故事从头至尾也要追溯很久,虽是百年之间的前尘事,但于凡人而言,也算是久远的传闻了。

一切起源于一场天火。

那时,没有我,也没有合苍族,只有祝余氏族。

祝余氏族从前世代生活在潘侯山下。潘侯山原本也是极富饶美丽的,多松柏,多榛楉,山南遍地玉石,山北遍布铁矿。氏族养旄牛,饥食其肉,睡寝其皮。劳牧、耕作,那里曾是祝余氏族的乐土。

后来,天降神火,所落之地,火光三月未熄。神火炙烤,人间变色。百年百年,潘侯山变成了炎热的荒漠。百年又百年,祝余氏族没落了。

老太婆十岁那年,她的母亲得到上天启示,说祝余将会拯救氏族。于是,父亲让她与最精壮的男子婚配,后来将氏族首领之位也传给了她。

老太婆本是活泼心性,却因一句天言,肩负大任。老太婆虽是首领之女,其上确有几位兄长,她本不是首领人选。接任后,人心各异,对她有所刁难,但她凭借实力最终坐稳了首领之位。这在当时,是了不得的事情,她是头一个也是唯独一个氏族女首领。

饥饿、缺水、炎热,还是拖垮了氏族。短短几年,全族不到三十人。老太婆看着满山的荒漠,她宣布,迁族南下,谋寻生路。等他们达到苍梧时,一路损兵折将,只剩半数人。

望着九黎山上星星点点青青色,看着眼前尚未干涸的湖泽,最后看向满目绝望的族人。老太婆决定,留在苍梧。

又是几年,九黎山也在烈日荼毒下,成了寸草不生的荒山。老太婆占卜,如若自己真能拯救氏族,上天会告诉她路向何方。可是,一日又一日,上天并未垂怜她和族人,启示、预兆,什么也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