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南郑士子(1 / 2)

“那好,希望伯远马到功成,长安那让曹彰镇守吧,如何?”

曹操这一问让夏侯绪放下心来,收权是每个上位者共同所要做的事情,想想夏侯绪能掌握整个西北地区十多万的兵马,曹操必然不可能放心,哪怕是夏侯渊时代也没有夏侯绪实权大。

收回兵权,在夏侯绪意料之内,只不过这个度得把握好啊,如果留在汉中的兵马不多,那么汉中战事可就吃紧了。

“伯远也不必担心,孤答应了你五万士卒奇袭闽中,然后五万大军引为后援。如何?”

曹操这一来,既让曹彰把持住了夏侯绪的命脉,又不会耽误夏侯绪的计划,可谓两全其美,夏侯绪也乐的接受,开始付诸实施。

说干就干,夏侯绪辞别了曹操,这里关羽的战事将和自己再无半分关系,西北的大军也陆陆续续抵达洛阳,而白马戎,魏延已经将大军藏好。

表面上汉中只有两万兵马镇守,益州的战事似乎告一段落,全天下的目光,都聚焦在关羽这边了。

夏侯绪带着十几人离开了洛阳,此次跟着的武将谋士大概就是有王猛,王双,杨鸣,桓范,夏侯勉,曹兰了。

除了宗亲夏侯勉和曹兰,其余这些也都是和夏侯绪毕竟近的,算是忠于夏侯绪,而非曹魏。

夏侯绪就这样前往南郑,长安就不去了,写了三封书信,一份寄给马云禄,就是说明情况,让马云禄搬到洛阳去住。

第二封则是写给父亲的,让他把家搬到洛阳来,因为夏侯绪知道一年之后,洛阳将变为都城,现在也不用在邺城了,可以开始启用洛阳的地产和商业了。

第三封则是寄完河套高奴,希望颜突,于敏他们能到时候出兵相助,如果能的话,到也算是一支奇兵。

做好准备,夏侯绪就前往南郑,夏侯绪十余骑星夜兼程赶赴南郑。

一路上没什么话,终于赶赴到了南郑!

夏侯绪到达南郑,看着这厚实的城墙,夏侯绪不禁感慨,这一霎就又过去了三个月。

这三个月,奇袭成都,还大病了一场,然后回成都处理世家的复杂事态,接着回到许昌救杨深,杨深听说回来被革职了,保全了性命,不过内应还是没有查出来,再者就到了洛阳听从安排。

夏侯绪辗转三个月,身心具乏,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

约摸着寻找闽中弱点,大概就是孙权动手取荆州之后,让刘备军士士气大跌之后了。

所以暂时夏侯绪还能休息十天半个月的,夏侯绪想到这就有些愉悦,装作寻常百姓,步入南郑。

夏侯绪终于得以放松,悠哉悠哉的开始逛着街市,更是多是没有去酒楼听那种文人墨客讨论政治了。

夏侯绪将马匹全部交与酒楼保管,然后自己带着手下们步入正堂,分做在四张木桌之上。

夏侯绪很喜欢这样的氛围,不知为何,大概是原本的夏侯绪就是侠客身份,喜欢这样的氛围吧。

夏侯绪酒还没上,隔壁桌就已经醉酒开始耍酒疯了。

一个文士一袭白衣,满面通红,“看来这次魏王可是要有麻烦咯!”

另一个青衣文士跟着附和“哎,谁说不是呢?关羽大胜于禁,又斩杀了庞德,气势已经天下无人能及,樊城指日可待呀。”

白衣文士笑着说“可惜魏王不识人才呀,缘何不让夏侯绪挂帅去战那关羽?偏偏绕甚子徐晃,要知道夏侯绪在复兴河套地区的时候,徐晃还是副将呢!”

这让夏侯绪等人听见夏侯绪被夸,还是很高兴的。

席间一个红衣文士,不解的问道,“那征西将军在洛阳,为何魏王还不让征西将军挂帅?”

白衣文士显然喝的有些上头,开始直言不讳了,当然在这个时代,文人地位崇高,公开评论政事,是无妨的。

白衣文士解释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