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1 / 2)

运动会过后的第二个星期,学校又组织了一次“爱心义卖”,老师同样号召家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次,不仅需要家长维护秩序,还需要家长进行采买,还有摆摊等等事务。

向荣装了傻,坚决不参与其中,班上也有极少一部分家长和向荣一样,没有报名。

虽说没有参与,她也时时关注班级微信群里的动态,大致上,孩子们的爱心义卖,家长从采购,输送,搬运,策划广告,到售卖,算是一条龙服务。

王娟实在招架不住因为时常请假,领导丢过来的白眼,干脆辞职做起了全职妈妈,爱心义卖活动她也全程参与了。向荣问她孩子们在活动中学到了什么?她说“我就觉得孩子们吃东西挺快乐,全都像饿死鬼投胎来的,哈哈哈”

爱心义卖结束后没几天,学校又要组织“班级布置”比赛,于是各行各业的家长各显神通,把自己的专业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教室里加班加点了几天,终于布置好了一间花里胡哨的教室。“花里胡哨”是向荣对这个没有学生参与,只有家长出力,然而却要拿来参与“孩子们的教室”评比的“作品”的唯一评价。如果这是孩子们自己布置的,哪怕只是打扫干净,没有任何设计,向荣觉得至少孩子们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那也是有意义的。而一切都让家长代劳,评比中获得了第一名又怎样呢?

教室评比完了,紧接着又有什么“阅读角的故事”评比,“足球操比赛”,“我是小报童活动”

一波接一波的校园活动,让向荣忘记了每天旁敲侧击地追问豆豆是否被老师冷落的事,她开始跑建材市场了解装修房子所需的建材。

自然,自学考试是不能放弃的,跑步也不能中断,向荣简直不要太忙。

向荣是什么时候再想起“送礼”这回事来的?那已经是要过春节的时候了,王娟打电话问她“春节快到了,你要向老师表示不?”

“表示?”,向荣隔了那么两秒钟才回过神来,“你表示了?我没有。”

“怎么做嘛?难为情得很,我给老师发了两百块钱的红包,他不收。”王娟说。

“哈,这种操作你敢送,他怕真是不敢收。我没送,谁送了?”向荣问

“不知道,谁送了也不会告诉我呀,但是人家都说要送的,怕咱孩子被冷落。”

王娟这么一说,向荣才想起来她好长时间都忘了追问豆豆关于老师对他的态度了。豆豆每天穿梭在家和学校之间,像一只快乐的小喜鹊,她实在看不出没有给老师送礼对孩子心理有什么影响。

“我认为不用送了”,向荣斩钉截铁地对王娟说,“传言中的老师怕是有,但这个事情我得为咱孩子的老师证下名”

紧急着,向荣给王娟一五一十地讲了她想要送礼的心路历程,然后说:“我还是先小人后君子的,天天都问豆豆在学校的情况,没发现什么异样。有一次我问他在学校乖不乖,他居然反问我‘我为什么不乖?老师那么喜欢我!’呵呵所以说,你也不要想多了。”

“那我就放心点了,一直纠结这个问题,以前听人家说,学校老师收礼是个公开的秘密,而且还听有人说因为没送礼孩子就被老师冷落了,班上搞什么活动都没孩子的份。所以我才担心,我甚至都觉得孩子在学校,学习成绩是其次的,心理健康最重要,你说一个被孤立的孩子心里留下阴影怎么办?”王娟还是有些担心地说。

“或许咱孩子运气好吧,遇到的老师好。说来我家豆豆真的是好运,上幼儿园遇到的老师就相当不错,我那时可不知道还有送礼这回事,但是人家照顾孩子真的是没话说。我就亲眼见过豆豆把老师和自己都吐了一身,人家老师可是半点没嫌弃,把豆豆抱在怀里,脸贴着豆豆的脸,一直安慰到他情绪平稳了,不再哭闹了,才放下来换衣服。”向荣现在说起来都还满是感动,“豆豆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