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热闹终散了(2 / 3)

关系差了一层,自然守孝不一样了。

要不然被人告发的话,弄不好得丢官丢爵。

当然若真是那样的话,可能宋氏也要把儿子生下来。

毕竟她可能这辈子只有这一次生子的机会了。若是错过,以后的荣华富贵还不知道便宜谁呢。

同理,若张知壮真是个官儿什么的。一则她可能也嫁不给他。二则可能他不是早纳妾生子了就是已经把她休了。

这些事儿谁知道呢。

话说回来,有句话叫法理外不外乎人情。

国法规矩是一回事儿,个人感情又是一回事。

这也的亏刘二女跟张知青夫妻感情不好,还没那么感触深。

如果这次是某个人的父母去世了呢。

这时候有一个人,本该守孝的,偏偏在孝期犯一些规矩,某个人心里能好受。

脾气暴的还不打起来。说不得严重点的两家人都能不来往了。

再说,你是不是看不起别人。要不然其他人都能做到的,怎么就你做不到。

说你不是故意的谁相信。

刘二女要说心里高兴,那也是。

毕竟宋氏盼了这么多年,她都替她急了。她们又同在一个屋檐下,她也不是那种看不得别人好的人。

有这喜事儿,她只有为对方高兴的。

可要说心里不痛快,那也有点儿。

就像上面说的,这是不是看不起她们一家。

虽说是过继了,但才过多久?他们做亲兄弟又多久?就这么两三个月就等不及了吗。

但是又一想不痛快又怎么样。难道还能把孩子打下来。

不说她做不出这种事儿了,就是她做出来她也不敢。宋氏的身子骨,谁不知道啊。弄不好就要一尸两命。她可担不起。

再说别光说别人,也要看看自己。严格来说,她们母子现在也没那么严格的遵守规矩。要不然,这些大鱼大肉的,她们就不该吃啊。

刘二女兀知感叹着。

张知慧和小赵氏也不知道说什么了。本来脓包没挑拨的话,大家还能当做不知道。如今感觉跟那边儿太好了也不对。

这都是什么破事儿啊!两个人儿心里不约而同的想。

四个人心不在焉无精打采的吃着。

一盘盘炒菜上完了。大锅菜馒头也端上来了。大家吃好喝好,最后一人给上了一碗小青菜鸡蛋汤。

吃饱喝足后。远处的亲戚就陆陆续续的腆着个肚子兜着一堆儿馒头走了。帮忙的人赶紧上去收碗收盘,自不必细说。

窑洞里其他人都散了,各自回屋。

刘二女这才抽出空儿招待母亲兄嫂。

刘家人今天也来了。

这是张家元的意思。既然是大办,儿媳妇儿已然没了,那就把几个侄儿的娘家人都请过来。

一则他也没几个亲侄儿,还请得起。

二则能让老实的人家也吃一顿好的解解馋。都是庄户人家出身,大家伙的日子过得怎么样,他明白着呢。

三则那些不老实的人,你不请他,他也会千方百计的上来占好处。

与其让他们四处砖营,说不得弄出来什么事儿将来连累自己。

那还不如他主动出手,怎么说也是拐着弯儿的亲戚,轻不得重不得,那干脆将一切控制到自己手中,好坏自己也有底儿。

“伯书真不一样了。”

石舅妈刚在炕上坐下,就把张伯书拉到自己身边,上上下下一番打量。

“我刚才在席上,听人说伯书跟着他爷爷念书了。到底是读书人就是知书达礼。”

“是啊!”刘东宇惊叹。

“娘,咱家又出一个读书人儿了。”

因为刘老爹早逝,刘东跟继父的感情并不深。跟亲爹赵效安本来也没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