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蒙古逼赏(1 / 2)

招募完家丁之后李思齐还简单的整合了一下这些家丁,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

李思齐把时间掐的恰到好处,家丁们结束训练回家就差不多是秋耕的时节,在训练中锻炼出来的身子骨会在繁重的农务劳动之下保持活力。

李思齐家的庄子位于辽阳的西南边,临近河流,又有水渠交通其间,所以土地相对肥沃。

由于蒙古和女真的袭扰大多来自北方,因此南边的耕地往往要比北面耕地贵上两成,这西南方向的土地有临近辽河又要贵上两成。

此时正是冬麦耕作时节,许多庄人都在田地里忙着,翻地、浇水、运肥,播种,一派忙碌的景象。

家丁们之前都是过着半农半猎的生活,种田并不是问题。

他们赶着牛,推着犁,对自家麦地进行深耕翻地,女人随后用耙耢整地,将耕翻的土壤耙平耙细,孩子和半大小子们则是去挑水浇地。

这个时节雨水稀少,墒情不足,必须要浇水造墒,否则小麦的出苗率就不会高。

旁边就有一条小水渠,取水倒是方便。只是三十亩地都要造墒,对于这些孩子和少年来说也是蛮辛苦的。

他们小小的个子压着沉重的水桶,一声不吭地来回走着。

快到中午的时候,家丁们才和家人到树下阴凉处休息,就着凉水吃一些干粮麦饼。

午后又继续干活,男人赶牛翻地,女人耢地。

忙到太阳西斜时,女人们就赶回去做晚饭,然后又匆匆送到田间来。

接下来七八天继续翻地浇水播种,连续几天都是高强度的劳作。

等三十亩地全部耕完,加上整地造墒、播肥播种后,己是到了八月下旬,不过地上的事情全部忙完,也就松了口气。

等这些家丁们将农活做完了,李思齐就准备趁他们在农闲的时候教他们学习文化知识。

出了辽阳,快到家丁们居住的庄子之时,忽然听到两声炮响,北面有两束狼烟笔直升起,在天空中是那么的醒目。

李思齐仔细的看了看狼烟“三烽三炮,看来入侵鞑子在千人以上,应该是蒙古人进犯。”

转头对旁边的图勒道“图勒叔,你快去庄子里点烟,召集家丁!”

很快,庄子里就有一束浓烟笔直升向上空。

周围庄子和堡垒凄厉的梆子声响个不停,一时间在外的军民等人都是急忙收敛人畜,拼命逃回最近的城堡庄子。

在庄子附近劳作的家丁们也是急忙挑担赶牛的冲回了庄内。

李思齐进入庄子的时候家丁们都已经集合完毕了,清点了一下人数,没有缺席的。

看到这些家丁们都自发的拿好了武器,穿戴了盔甲,排成了整齐的队列,李思齐满意的点了点头,看来自己不计血本的训练还是有效的。

这些武士们都热切的看着李思齐,想拿蒙古人的脑袋来赚点外快,要是能抓两个蒙古包衣就更好了,以后耕田能轻松不少。

“兄弟们,外边只有不到五百的蒙古人,敢不敢跟我出去赚军功?斩一级有三十两的赏格,这个我们五五分成,所获马牛货物全归你们,银子归我。”

这些家丁这辈子见过最多的钱就是李思齐之前给的五两安家费,听到杀一个蒙古人有三十两银子,一个个眼睛都开始冒绿光了。

“最后强调一遍,不要掉队,你们这发型的脑袋比蒙古人值钱多了,让其他明军看到了难免会起坏心思。”

初秋,蒙古人养了大半年的马膘肥体壮,用于过冬的牧草也都被收好了驻屯在冬季营地。

大量精壮汉子一闲下来就想着创收,左瞧瞧、右看看,还是大明最好欺负。

扎鲁特部落的两千多名骑兵一路南下,突破了辽东边城,又绕过了重兵把守的沈阳,直扑辽阳。

蜿蜒曲折的辽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