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澹台(2 / 3)

这样一个优秀的外甥女继承自己的衣钵。

但这两样同时也让他羞愧,聪慧敏睿的儿子是个瘸子,天下重担却要让妹妹的女儿来担起。

但澹台锋却从不后悔这一决定,这天下必定要统一,成阑国土必重归辉煌,这是每一个澹台子孙必须担起的责任。

“那舅父再问你,当今天下形势如何?”

听着这个话题,谢靖亦知道澹台锋不是要教训她了,她也不再似刚刚那般紧绷,变得更加慵懒随性了,带着少女独有的俏皮,其中却又添了一丝稳沉,说“那青禾就浅谈一番。”

谢靖亦还清了清嗓子,惹了澹台锋一记冷眼。吓得谢靖亦连忙赔笑,说“百年前,南秦北梁割据成阑而立两国,南秦国盛得以居易河以南而定都秦州,辖有江南几州之沃土,而北梁只得退守易河以北,从而定都梁州。照理来说,南秦占有如此良土应当是更加强盛才对,但近几十年来无论是农业水利还是科举军事皆是北梁要胜一筹。”

澹台锋“那你认为是为何?”

“我特地探查了一番南秦与北梁,虽说只是沿途询问农民商贾,但综合多重因素,却也大致知晓了两国国情。南秦端帝元端主无为而治,重文轻武,擅中央集权,朝堂之气如毒障弥漫开来,官员更是官官相护,已经从根儿上坏了;再说端帝疑心病太重,臣子不敢进言,不敢有所作为,且不信忠臣反重用奸佞,奸佞当道霍乱科举,卖官鬻爵,致使朝中无用之臣。而北梁武帝夏侯扬却是励精图治,专重军事,重用贤能,从他身边那一位国师林之章就可以看出夏侯扬选人眼光之毒辣。且夏侯扬早年征战疆场,知百姓不易,战争残酷,在位多年始终秉持着民为贵,社稷次之的为君之道。只不过…”

谢靖亦说到这儿,轻叹了一口气,继续说“只不过夏侯扬过于推崇武力,不屑权谋,而他身边的人心思又太深,若有一日这天下真归于夏侯一族,还不知最后掌权的是谁呢?”

论及兵法武功,谢靖亦此生最敬佩的同辈只怕就是夏侯扬了,他自幼学武,少年征战沙场,战功赫赫,每一战几乎都可以列入史册成为后人习兵法之典范。虽说他在战场上心思百转千回,但平素却是直率磊落,身为一国之主却从不屑于朝堂阴诡之道,看不惯就是看不惯,能用武力解决的绝不废话,很少说为了什么平衡权势而有所改变,也正是因此他得罪了多位地主权贵,双方关系一度剑拔弩张,就在众人以为夏侯扬会被罢黜的时候,这一切改变了。

为何?这一切源于夏侯扬突然提拔了一位国师,传说这位国师精通天文星象,奇门八卦,更让人惊骇的是他和上一位突然暴毙的国师之间有秘不可说的关系。

但最终这一切流言均被林之章雷霆手段压制住了,朝堂上的一切尖锐也被他的八面玲珑磨平了。

想到这,谢靖亦不得不感叹林之章手段之高明,真乃翻云覆雨也。

“那面对今日之势,你作为澹台后人,你的责任是何?你又是否愿意接过这个担子?”澹台锋面色严肃,眼睛如利剑一般,仿佛要将谢靖亦看透。

“回答。”澹台峰不打算给她思考的时间,追问着。

谢靖亦并没有如同前面那般侃侃而谈,相反她被这个问题哽住了。

虽然她知晓如今形势正是澹台山起事的良机,但她却不知自己是否真正想去做。

母亲澹台希教她做一个随性的江湖儿女,所以她有时不羁放纵,随性而为,做事不计后果只随本心。

舅父澹台锋却教她如何担起家国大任,所以有时她又苛刻严肃,脑子中全是家国大义。

二者应该选谁,谢靖亦不知。

遵从本心?但本心又是哪一个呢?

她既习惯了随性而为的日子,又做不到真正将舅父从小的教诲抛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